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重油与乳化重油催化裂化(FCC)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反应4集总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100 g和剂油比3.3:1时,重油FCC反应的合适条件为450℃,空速0.25 s~(-1),乳化重油FCC反应的合适条件为440℃,空速0.27 s~(-1);重油和乳化重油FCC反应得到的液体产物性质相似,但由于乳化重油能改善原料的雾化和汽化效果,与重油相比,乳化重油的液体产物收率提高3.31%,生焦量降低3.91%。结合4集总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合适的反应网络和数学描述,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用MATLAB软件对模型求解,得到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用重催装置污水(COD=5 460 mg/L,pH=8.34)代替清水进行重油乳化及催化裂化反应(FCC),实验考察了污水对乳化油稳定性及FCC反应的影响,特别是对裂化产品分布、产品质量及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乳化油较清水乳化油稳定性略有下降;从FCC反应后产品分布可知,污水乳化油反应性能优于纯重油,略差于清水乳化油;对裂化催化剂影响与清水乳化油相当.污水经处理后,当COD<800 mg/L、pH<7.5时,其乳化油稳定性及FCC反应后产品分布达清水乳化油水平,可替代清水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用乳化重油和纯重油为原料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它们对裂化产品分布、生焦量、产品质量、裂化催化剂性能等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油比纯重油液体产率提高2.91%、液化气增加1.33%、生焦量下降2.32%、干气量稍低;乳化油汽油辛烷值为93.4,而纯重油汽油辛烷值93.0;两者对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14.
彩色水晶吸水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邬国英  徐鸽 《塑料工业》1998,26(1):115-117
介绍以丙烯酸、氢氧化钠、丙烯酰胺、交联剂、引发剂和营养液等为原料,以超细颗粒酞菁颜料为着色剂,进行着色聚合反应,制得一种高性能功能材料——彩色水晶吸水树脂(简称花土)。它既具有蓄水、供水、蓄肥、供肥的实用性,又具有支撑植物生长的强度,而且还呈水晶般艳丽的色彩,其色彩的着色牢度高,无色迁移性,耐水、耐晒,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可反复使用一年以上,对植物无害,对人体无毒,对环境无不良影响。可用于室内花卉的养殖。用本文所述工艺制得的花土,其多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5.
焦化汽油的醚化改质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鸽  邬国英 《化工时刊》2000,14(9):30-33
研究了南京炼油厂延迟焦化汽油作为醚化原料的精制工艺,即用顺丁烯二酸酐(MA)精制和醇钠溶液抽提,从耐去除其中的碱性氮、二烯径及部分含硫化合物。精制油切聚初馏点 ̄80℃的馏分作为醚化原料,用乙醇化。醚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0.8 ̄1.0MPa、空速(体积)3.0 ̄4.0h^-1、醇油比7:100。醚化调和油可使焦化汽油辛烷值提高0.6个单位。  相似文献   
16.
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课程群的构建与整合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按照"门数适宜,重点突出,相互支撑,形成一体"的基本设想,我们选择传递过程原理、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以及化工专业实验六门课程构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课程群.从核心课程群整体考虑,开展了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整合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催化裂化油浆综合利用途径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催化裂化油浆的综合利用途径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采用复合萃取剂及合适的萃取工艺可以使油浆中固体颗粒完全转入饱和烃中,减去了昂贵的固体分离设备及苛刻的分离操作条件并且省略了二次萃取过程;FCC油浆经分离切割得到占原料重52%的FCC理想原料——饱和烃;10%的小于350℃馏分的芳烃作为橡胶软化剂;18%的350~490℃之间的馏分作为橡胶填充剂,但粘度指标必须改进;18%的大于490℃的馏分作为沥青改性剂,但改性剂的加入量根据质量要求而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衍生还原裂解法(DFRC)对椴木木素进行降解,并且采用GC-MS分析裂解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显示:椴木木素降解产物中包含4类化合物,即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单糖、有机酸和相关木素单元,其含量分别为3.25%、23.90%、32.68%和40.18%;在椴木木素的结构中S型单元(紫丁香基单元)的相对含量比G型(愈创木基单元)更高,G/S相对比值为1:2.30。  相似文献   
19.
生物柴油的制备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菜籽油在NaOH作用下与甲醇经转酯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最适宜工艺条件:摩尔比6: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h、催化剂用量1%。考察了工业甲醇、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脂肪酶催化反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内标法分析产品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研究了生物柴油与O#柴油的调和油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生物柴油其各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与O#柴油调和后低温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严光宇  徐鸽 《中国塑料》2019,33(11):78-82
采用硝酸和硫酸由碱法造纸黑液中酸析得到2种木质素,对其进行了粒径分布分析。研究了分别添加这2种木质素和硅烷偶联剂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木质素具有较小的中位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加入EPDM橡胶中,比硅烷偶联剂更能改善其力学性能;当加入1.5 %(基于100 g橡胶)硝酸盐木质素时,EPDM橡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肖A硬度分别提高了21.42 %、 22.55 % 和8;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证实木质素对橡胶有补强作用;而热失重(TG)结果说明木质素和硅烷偶联剂一样均能提高EPDM橡胶的热稳定性;木质素替代硅烷偶联剂用于EPDM橡胶,可改善其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