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低劈裂强度和抗压强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结果及其在路面结构和施工阶段的受力状况分析,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低劈裂强度和抗压强度建议标准.经试验验证,根据该标准所确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级配组成、强度均符合要求,且收缩量小,致使其收缩裂缝减少,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也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2.
针对Q345A低合金高强钢板试样人为引入三种典型形状的焊缝,采用X射线衍射法无损测试其残余应力水平及分布状态,并将测试结果与基于边界元方法的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应力释放法,X射线法对应力的敏感性强,适于测试焊接件微小区域内的残余应力,且测量精度相当高;另外该无损测试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为便携式移动无损测试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7075铝合金表面喷丸残余应力松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喷丸引入表层残余应力,分析循环载荷时7075铝合金试样的应力松弛现象,讨论喷丸工艺引入的初始残余应力状态、表层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对疲劳抗性和残余应力松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丸引入的表层残余压应力是提高试样疲劳抗性的主要因素,但表层冷作程度与表面缺口效应对喷丸试样的低周与高周疲劳抗性与残余应力松弛有很大影响.循环应力水平接近高周疲劳极限时,经历高周疲劳残余应力无明显松弛;应力水平接近低周疲劳极限时,残余应力发生早期大幅松弛,且残余应力峰外移.  相似文献   
14.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强复合工程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弯、抗拉、抗裂、阻止和抑制温度应力引起裂缝产生与扩展的能力,是一种理想的路面材料。针对钢纤维砼性能优缺点,对施工中各工序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岭南城市边缘村庄的调查与研究,探索岭南城市边缘村庄在城市高速拓展时期,在地理空间融入城市的背景下,通过建筑外墙立面微改造的方法,提升建筑品质,并为国内其他类似地区的边缘村庄微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淑明  胡永会 《电视技术》2012,36(11):54-55,76
振动时效(VSR)技术因其低耗能、省时、效果明显等特点,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领域逐渐扩大。振动时效的核心装置是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只有精确数据获取、分析与计算才能保证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基于TMS320C54x与AD1674设计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分析了采集数据在时域及频域的特性。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借助于冲激响应和叠加原理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而频域分析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系统由TMS320C54x芯片完成数字滤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数据处理工作,具有高速、高性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大学英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学生自身的英语能力,还需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维护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课程思政的有效建设引起了很多教师的注意,教师需要探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明确课程思政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实际影响。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逐步掌握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18.
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是残疾人均等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住宿用房作为其核心功能空间,尚缺乏组织设计角度的深入研究。该文通过调查5所公办寄宿制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住宿单元组织设计情况,从重度残疾人行为心理需求切入,对比分析其住宿单元布局组织的现状问题,总结住宿单元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势与不足,并基于单元化模式提出功能明确合理、布局适用高效、相互组织因地制宜的设计要求,可为同类型残疾人建筑的居住空间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MSC.Marc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个淬火-预拉伸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7075铝合金厚板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对于7075铝合金的最佳拉伸量为2.0%~2.5%,预拉伸后板内残余应力降低幅度可达90%以上,且残余应力分布形式由淬火态的"M"型演变为预拉伸后的"W"型;随着拉伸量的增加铝板内塑性变形合格的区域逐渐增加,可利用预拉伸中的等效应力分布状态确定锯切区。若提供适当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利用有限元仿真模型可有效地揭示铝合金厚板淬火-预拉伸内部残余应力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钱喜红  金涛  许志鸿  李淑明  黄文 《石油沥青》2003,17(Z1):106-110
介绍了某进口沥青分别采用针入度、粘度和SHRP沥青性能分级的方法进行试验和分析的结果,比较了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