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34篇
轻工业   13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以Mgcl2、MgSO4和氨水为原料,采用一步法水热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MgSO4·5Mg(OH)2·2H2O,magnesium hydroxide sulfate hydrate,MHSH].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190℃水热反应5 h合成...  相似文献   
52.
以市售的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为基础,探索出最佳的酶法生产葡萄糖酸钠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2 ℃、转速190 r/min、通风量1 600 m3/h、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4 mL/g,过氧化氢酶添加量在3 mL/g。并从反应进程、最终残糖、过滤时间、脱色效果、结晶产品质量等方面对酶法及黑曲霉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工艺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酶法生产葡萄糖酸钠优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  相似文献   
53.
后水解法制备AM/AA/AMPS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主要原料,引入辅助共聚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AMPS),采用胶束聚合技术和后加碱水解法,制备了AM/丙烯酸(AA)/AMPS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考察了水解剂、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解剂用量等因素在后水解过程中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证明最佳合成条件为:水解剂为质量分数8%的NaOH,水解温度85℃,水解时间3 h。  相似文献   
54.
杂质对有机过氧化物自加速分解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绝热量热法获得有机过氧化物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分解反应特征,并得出自加速分解温度。同时研究了有机过氧化物相互混合以及杂质对有机过氧化物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值与文献值相吻合,所采用的实验和计算方法安全、可靠。有机过氧化物在相互混合时,混合物的自加速分解温度接近于自加速分解温度较低的物质;正丁醇、正丁醛等杂质可以促进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反应,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热分解,导致自加速分解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55.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原料,引入复合引发体系和引发促进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了高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考察了引发促进剂用量、引发剂浓度、单体含量、聚合方式(绝热聚合和恒温水浴聚合)及pH值等因素对聚合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CPAM在各种无机盐溶液中的黏性行为。结果表明,合成CPAM的最佳条件:采用绝热聚合方式,引发剂及引发促进剂用量分别为0.25×10—3g.gm-1、5.0×10-6g.gm-1,单体质量分数30%,pH值5.0;CPAM在NaCl溶液和(NH4)2SO4溶液中均表现出典型的普通聚电解质黏性行为,而在CaCl2溶液中表现出非典型的普通聚电解质黏性行为。  相似文献   
56.
采用衣康酸和正辛醇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衣康酸二正辛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3.0 h,醇酸摩尔比为2.20∶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衣康酸质量的2.0%。最后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通过谱图分析符合衣康酸二正辛酯的结构特征,且纯度为99.7%。  相似文献   
57.
以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以液体石蜡为分散介质,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乳液。研究了影响乳液稳定性及产物分子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比单一乳化剂使用效果好,在复配乳化剂的质量配比为Span80∶Tween80=2.7∶1、油水体积比为1.2∶1的情况下,反相乳液产品的稳定性较高;共聚物的分子量与聚合反应条件密切相关,当单体质量分数(占总质量)25%、反应温度35℃、搅拌速率300~400r/min、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的工艺条件下,产品的特性黏数可达到800mL/g;并通过透射电镜对聚合物胶乳粒子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8.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及阳离子单体,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V-50)为引发剂,水溶性壳聚糖(CTS)为分散稳定剂,在叔丁醇水溶液中进行分散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水醇体积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聚合产物的特性黏数、单体转化率、分子粒径以及体系表观黏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FT-IR谱图和1 H NMR谱图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单体质量分数为3.29%~8.32%,水醇体积比在5.5∶4.5~7.5∶2.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6 73%~0.013 45%,反应温度在55~60℃,能得到均匀、流动性好的水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59.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1,4-丁二醇和生物质来源的衣康酸二甲酯(DI)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类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衣康酸丁二醇酯)(PBTI),并考察了缩聚反应时间、缩聚温度和DMT与DI的物质的量比对PBTI相对分子质量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利用1 H-NMR和FT-IR对PBTI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GPC、DSC和TGA测试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都受共聚酯中DMT与DI比例的影响。另外还探究了DMT与DI的物质的量比对该类共聚酯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脂肪族链段的增加共聚酯的降解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0.
文章利用共沉淀法研究了氢氧化铝镁锂正电溶胶的制备规律,分析了LiCl加入量和体系pH值对正电溶胶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初步研究了溶胶的结构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