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简化是洞察事物本质最睿智的渠道,文章主要探究了简化的意义。剖析了简化在艺术形式方面的伟大造诣,并且介绍了简化在各类艺术形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对国外在最近20年左右时间内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改变而出现的有关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及思想基础的发展进行总结,从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三个方面揭示了公众参与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在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互动作用,而这样的一系列变化对城市规划体系的运行、对规划师的思想观念、规划方法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要真正全面认识当代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公众参与是其中不可缺省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3.
经过实验找到最佳的测量条件的原子荧光仪,以盐酸溶液为载流液,硼氢化钾溶液为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的硼氢化钾的还原作用下,生成砷化氢和汞原子。  相似文献   
34.
研究用聚吡咯改性赤泥从共存硫酸根的水体中吸附除磷,考察了硫酸根摩尔浓度、吸附时间及水体pH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对达到吸附平衡后的聚吡咯改性赤泥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磷酸盐形态分析、无定形铁/铝含量测定和FTIR分析,探究了硫酸根对聚吡咯改性赤泥吸附除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水体pH为3~10的范围内,一定浓度的硫酸根能够提升聚吡咯改性赤泥对磷酸盐的吸附去除能力,使去除率保持在93%以上。聚吡咯改性赤泥中结晶态铁活化为无定形态,是硫酸根共存条件下吸附促进效果产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对聚吡咯改性赤泥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上海海关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实现对上海口岸进出口通关数据的计算机联网和集中处理,改变了以往上海口岸各现场海关分散审核、分环节处理的格局,减少了作业环节,使上海口岸的通关效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01年8月9日上海海关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正式启用,实现了海关监管与快件通关的高效率运作.  相似文献   
36.
常规电动势法测定热力学函数存在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不稳定,仍至无法估计或修正等问题。使用改进型盐桥,在20~50°C温度范围内,对比测定了两支参比电极(氯化银和甘汞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结果表明,其温度系数为正(2.22×10~(-4)V℃~(-1)),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Δ_rG_m(298 K)、Δ_rS_m(298 K)和Δ_rH_m(298K)分别为-52.87 k J·mol~(-1)、-67.14 J·K~(-1)·mol~(-1)、-69.98 k J·mol~(-1)。与热力学函数理论值相比,其相对误差分别为3.7%、-2.4%和-2.5%。满足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37.
殷悦 《中州煤炭》2005,(5):23-24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电镜、28 d抗压强度,对河南省10个矸石电厂的13个粉煤灰样品进行分析.根据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微观特征及其他测试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文献,对粉煤灰进行分类,并对每家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38.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键  袁慎芳  殷悦  尚盈  丁建伟 《测控技术》2008,27(1):13-15,20
无线传感网络是当前国内外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着重研究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并运用该无线传感节点建立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利用模式匹配的方法实现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载荷定位和结构紧固件失效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39.
从1958年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原油管道建成,我国长输油气管道建设的发展历程已有55年,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大会战模式,发展到平行发包模式,再到目前的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管道工程公司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实践中我国油气管道无论从建设上还是管理上都取得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对这些经验的总结推广应用及创新,不断加强管道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今后的油气管道建设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经验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在此选取具有特色的管理实务,来佐证管理创新的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40.
首先分析了内河通信的组成与体系,之后重点研究了宽带船岸通信网络以及多跳技术在宽带船岸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架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多跳网络在内河应用的特点以及内河多跳网络的结构和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