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1篇
轻工业   8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和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对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工艺条件为pH 5.0、壳聚糖用量0.1g/L以及温度20℃,此条件下絮凝率可达97.3%,γ-氨基丁酸损失率仅为1.2%.然后采用大孔脱色树脂对絮凝后的发酵液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用440nm的吸光度能准确表征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S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GABA发酵液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和GABA得率,优化的脱色pH和脱色温度分别为pH 5.0和25℃.该研究结果为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γ-氨基丁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优化衢州柑桔果酒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充分利用衢州柑桔资源,以柑桔汁为主要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酿造菌种,研制发酵型果酒.方法:通过研究初始发酵pH值、干浸出物、接种量和发酵温度等单因素对柑桔酒发酵指标--酒精度、总浸出物、还原糖、酸度、SO2、甲醇等及风味的影响,再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获得最佳发酵工艺.结果:最佳生产工艺参数:接种量0.8g/L,可溶性固形物16°Bx(加蔗糖),26℃发酵5 d.确定柑桔果酒的技术指标是:pH 3.6,乙醇体积分数8.5%~8.9%;还原糖1.804 g/L,总氮3.25 g/L,总干浸出物46.0 g/L,总酸0.68 g/L,总SO2质量浓度72mg/L,pH 3.5;游离SO2质量浓度36mg/L,甲醇0.8mg/L,VC 0.1386 g/L,透光率100%.结论:酿造的柑桔果酒色泽金黄、清亮透明,有独特的柑桔果香,重要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工艺条件适合扩大生产.  相似文献   
103.
氯代苯酚类物质是环境中对人的健康十分有害的重要难降解污染物,利用光化学技术处理难以降解的含酚废水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以半导体物质(TiO2,WO3,CdS等)作为光敏剂的催化光致降解研究,特别是以TiO2作为催化剂进行氯代苯酚类化合物催化光解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超声和金属络合物、氧化剂等物质的协同作用也是光解处理氯代苯酚化合物的重要研究方向。苯醌类化合物可能是氯代苯酚类物质光降解的中间产物,而其降解最终是苯环被破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04.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人才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是经济社会的要求、时代的选择,论述了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人才是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有力保证,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必备资源。人才的培养要实施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方针,纳入教育、科技和创新等项目的经常性计划中。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转移因子胶囊的多肽与核糖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对福林酚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转移因子胶囊多肽和核糖含量的方法进行了考察。福林酚法对牛血清白蛋白在30~3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7%,RSD为1.3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D-核糖2~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9.99%,RSD为1.02%。以上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转移因子胶囊多肽与核糖含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超临界CQ萃取技术反应条件温和,无毒,被誉为绿色加工技术。萃取中的破壁技术及集成技术对天然活性物的超临界CO2萃取效率和生产成本有一定影响。破壁技术包括超声破壁、微波破壁、酶法破壁、压差破壁、浸泡破壁和研磨破壁等;集成技术包括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集成,与分子蒸馏技术集成,与喷雾干燥技术集成,与挤压膨化技术集成等。  相似文献   
107.
对离子膜法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8.
利用糖醇生产低级多元醇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是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利用糖醇为原料催化氢解制备低级多元醇的研究成果,氢解糖醇可以高选择性得到乙二醇、丙三醇和1,2-丙二醇的混合物。重点介绍了糖醇催化氢解的Retro-aldol、 Retro-Michael反应机理和铜系、镍系、贵金属催化剂,并对糖醇催化氢解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提出开发更为高效稳定的催化体系、降低催化剂制备成本和优化工艺条件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9.
对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原生质体形成、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原生质体形成的合适条件:酶解系统为4%蜗牛酶、5%溶壁酶、4%纤维素酶;缓冲系统为0.6 mol/L KCl的磷酸缓冲液(pH 6.98),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30℃,菌龄56h;原生质体产量为5.3×104个/mg.经0.3mol/L KCl 0.3mol/L环己六醇的PSA再生培养基培养,再生率为9%.  相似文献   
110.
对粗柄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YG(0.5%酵母提取物的PDA)培养基上,合适的摇瓶培养条件是:发酵温度25℃,发酵摇瓶转速150r/min,培养基装量为150mL/500mL(加10粒玻璃珠),添加0.7%的羧甲基纤微素(CMC)可以明显地提高菌丝体的生物量。在上述摇瓶培养条件基础上,通过6种发酵培养基发酵实验,获得生物量最高的发酵培养基,其组成为麦芽汁50%、玉米粉2%、酵母提取物0.5%,发酵生物量为16.4g,再生率为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