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旋流流化床密相区埋管传热的冷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建的旋流流化床冷态实验台上,采用基于微型热流密度感应薄膜制成的传热探针,测量了旋流流化床中埋管与床料的传热系数,研究流化风速、颗粒粒径、探针位置和密相区二次风射流等因素对埋管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化风速超过最小流化风速,传热系数随流化风速的提高迅速增加,并且会达到最大值,然后会稍有下降;传热系数沿探针的周向是变化的,背风面的传热系数总体上比迎风面的大;垂直于旋流方向布置探针的纵向传热系数高于平行旋流方向布置的横向传热系数,合理的颗粒级配和二次风射流有利于旋流的形成和传热效果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溴化物改性活性炭对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效果显著。为了更好的了解汞在燃煤电厂溴化物改性飞灰中的汞吸附机理,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汞吸附实验,针对两种经HBr改性后汞吸附性能差异明显的飞灰,采用比表面积、电子显微镜、热重-质谱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两种电厂飞灰经过HBr改性后,汞吸附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不同飞灰经HBr改性后汞吸附性能存在很大差异,这很大程度上是由飞灰的化学组分不同造成的,不同的化学组分能够导致溴在改性飞灰表面的存在形式出现明显差异,游离态的溴存在于飞灰表面有利于气相中元素汞的氧化,进而提高改性飞灰对汞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燃煤发电中常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该工艺会产生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脱硫废水和污泥,潜在环境危害性强,需谨慎处理。介绍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和脱硫污泥的产生来源、成分组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水平和排放处置标准,对沉淀法等脱硫废水重金属处理技术和脱硫污泥重金属去除及固化技术的原理、优点、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对比分析。脱硫废水重金属控制方法中,目前普遍使用的三联箱工艺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需进行改进;吸附法、微生物法等新型方法也因成本和技术等问题而难以普及;零排放技术因其无污染的特性将逐渐成为研究和推广的主流。脱硫污泥重金属控制方法大多仍处于研究中,化学修复和药剂固化方法因效果好、适用性强将逐渐在电厂生产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SMG电视新闻高清平台核心业务是一个与互联网相隔绝的内部平台,但是又要实现多渠道内容采集、内容分发控制、终端发布,与外部网络大量应用的交互是不可避免。随着两网间业务广泛应用,对内部生产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网络病毒的泛滥、网络黑客的攻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热处理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对42Cr Mo+Ni轴类锻件的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了其温度场、组织转变、应力场的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淬火过程中,温度从表面到心部逐渐降低,表面温度下降得最快,心部下降得最慢,最后都降至室温;水冷的温差高于油冷;表面最先开始马氏体转变,心部最晚开始马氏体转变;从表面到心部马氏体含量逐渐减少,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多;油冷冷却速度比水冷慢,形成马氏体的时间比水冷慢;在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无论水淬还是油淬,淬火初期表面为拉应力,中期为压应力,末期又变为拉应力,最后趋于平缓;心部应力的变化趋势与表面完全相反。从边缘位置到中心的硬度逐渐降低且在同一位置水淬的硬度要高于油淬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系统的可管理性、安全性以及漫游灵活性等方面介绍了企业传统无线网络架构,从而得出该架构所存在的缺陷并引出了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该架构采用了轻量级无线接入点(LAP)设备、无线控制器(WLC)设备以及LWAPP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传统无线网络架构中可用性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Elemental mercury(Hg0)re-emissions from slurries and solutions were evaluated in a lab-scale simulated scrubber.Oxidized mercury(Hg2 +)standard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simulated scrubber at a desired rate to simulate absorbing and dissolving of Hg2 +in the flue gas across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systems. PS analytical mercury analyzer was used to continuously determine Hg0re-emission concentrations in the carrier gas from the scrubber.Sulfite ion in the slurry of CaSO3 was validated to reduce Hg 2+to Hg 0,while no Hg 0 re-emission occurred from slurries of CaSO4 and CaO.Transitional metal ions with low chemical valence such as Fe2 +,Pb 2+,Ni 2+, 2 AsO-and Cu +were used to prepare solutions with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mmol·L-1.Reduction reaction of Hg2 +to Hg 0was observed from these solutions.Reduction capabilities for the different transitional metal ions in the solutions were:Pb2 +Cu +Fe 2+ 2 AsO-Ni 2+.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青鱼生长、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摄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获取青鱼幼鱼最佳的投饲频率。试验选择体质量(12.29±0.40)g的青鱼幼鱼450尾,随机分成5组,采用5种不同投饲频率进行投喂,即投饲1次/2 d、1次/d、2次/d、3次/d和4次/d,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1)投饲3次/d可显著提高青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存活率,但饲料系数也显著增加(P0.05);投饲频率对青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2)投饲4次/d可显著提高青鱼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P0.05),但投饲频率对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3)投饲3、4次/d可显著提高青鱼幼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肝脏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肝脏丙二醛的水平(P0.05),但对肝脏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4)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青鱼幼鱼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显著下降,而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5)投饲3、4次/d可显著提高青鱼脑神经肽Y和脑肠肽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投饲3次/d可提高青鱼幼鱼的摄食率和存活率,促进青鱼的生长,增强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提高摄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因此青鱼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