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8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7篇
武器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物探是利用地球物理的原理,根据各种岩石之间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以测量工程区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探和测试方法。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找水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53.
研究低杂质高钙型菱镁矿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烧结情况,试验证明:煅烧温度以及粉料的细度对烧结性能有较明显影响,而同一煅烧温度下烧结活化剂对烧结性影响不大;烧结后的试样由于具有直接结合的稳定性和连续基体相的存在具有良好的抗水化性。  相似文献   
54.
TiC-Cu复合材料自蔓延高温合成中的显微结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燃烧波前沿淬熄法研究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TiC-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演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燃烧反应中原始粉、反应区和产物区的显微结构,用能谱仪(EDX)分析了各微区的成分变化,测量了燃烧温度Tc,并用XRD分析了反应产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SHS)TiC-Cu复合材料的机理为溶解-析出机制.铜粉与钛粉的固态扩散导致低熔点Ti-Cu熔液形成,Ti、Cu、C粉粒逐渐向Ti-Cu熔液中溶解,当Ti-Cu-C熔液中的Ti和C浓度饱和时,从中析出TiC颗粒,同时形成粘结TiC颗粒的Cu基体.  相似文献   
55.
用燃烧波淬熄法研究了TiC-Al金属陶瓷自蔓延高温合成中显微组织的转变,淬熄试样中保留了未反应区、反应区及反应完成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燃烧反应中的显微组织转变过程,用能谱仪分析了各微区的成分变化,测量了燃烧温度和燃烧波蔓延速度,并用XRD分析了反应产物相的组成.结果表明,Ti-C-Al系燃烧反应起始于铝粉熔化后与固态钛粉反应生成Al3Ti,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TiC颗粒从溶有钛和碳的铝熔体中析出;当Al3Ti熔化后,从熔体中也析出TiC颗粒,最终产物组织中除大量的TiC颗粒分布于铝基体中外,还发现有少量的Al3Ti存在,可能与使用的钛粉和铝粉的原料颗粒较粗有关.  相似文献   
56.
雷紫涵  肖国庆  丁冬海  杨守磊 《材料导报》2018,32(22):3862-3867
以有机酸钙(草酸钙、柠檬酸钙、硬脂酸钙)和氧化铝为原料,采用埋碳烧结法制备碳/铝酸钙复合粉体。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有机酸钙种类对产物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对其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由1 200 ℃升至1 400 ℃,产物中C12A7逐渐转变为CA和CA2,与以碳酸钙为钙源的试样相比,有机酸钙1 400 ℃烧结试样的CA2含量较高;各试样拉曼光谱图中在1 350 cm-1和1 580 cm-1附近均出现了自由碳的D峰和G峰,表明各试样中均含有自由碳;SEM分析表明以柠檬酸钙为钙源和碳源的试样(1400-Cit)经1 400 ℃埋碳烧结后产物中自由碳弥散分布于铝酸钙中并被其包裹,形成球形复合粉体。利用氧化失重法测得1400-Cit试样的碳含量最高,其质量分数达5.98%。  相似文献   
57.
将轻烧白云石粉和工业氧化铝粉按一定比例配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含镁铝尖晶石的新型铝酸盐水泥.利用X射线衍射(XRD)检测了新型铝酸盐水泥及其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研究了不同外加剂(CaCl2,NaF,Na2SiO3,Na2SO4 ,Li2CO3)对新型铝酸盐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水泥的物相组成为镁铝尖晶石(MA)、一铝酸钙(CA)和二铝酸钙(CA2);所选外加剂均可适当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当新型铝酸盐水泥中添加0.01%的Li2CO3时,对水泥凝结时间的调节最为理想,达到了与拉法基纯铝酸钙水泥几乎相同的效果.其原因是Li2CO3会压缩颗粒表面的双电层,降低电动电位,而且可以使水泥体系中形成复盐C3A·CaCO3·11H2O.因此,可以加速水泥凝聚,从而达到促凝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在火灾现场经常可以发现由于电流作用而熔化形成的短路熔痕。从火灾原因调查角度出发,按照其形成时间又可以分为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两类。二次短路熔痕虽不是引起火灾的熔痕,但它在火场勘查中却能指明起火范围,从而为判断火灾蔓延方向和认定起火部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高温结构吸波材料集吸波、防热、承载于一体,其发展对实现航空航天器雷达隐身至关重要。连续Si C纤维增强Si C(SiC_f/SiC)高温结构吸波材料具有高温抗氧化、断裂韧性高、阻抗与空气容易匹配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高温结构吸波材料之一。本文主要从SiC纤维预制体、界面层、基体3个方面对SiCf/SiC高温结构吸波材料改性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然后介绍SiC_f/SiC高温结构吸波材料介电温度响应特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SiC_f/SiC高温结构吸波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指明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0.
Fe_2O_3、Al_2O_3加入物对镁钙砂抗水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菱镁矿、白云石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镁钙砂。合成砂的MgO为78%,CaO>18%。重点讨论了添加Fe2O3、Al2O3对合成砂抗水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添加剂均可以促进MgO、CaO的晶体发育,改善烧结体的显微结构,提高MgO-CaO系材料的抗水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