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2篇
矿业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对中国碳酸钙工业近60 a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中国碳酸钙工业经历了探索前进、蓬勃发展、提档升级3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碳酸钙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并稳步迈向碳酸钙生产强国。从产业总体情况、产品和技术装备3个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碳酸钙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今后碳酸钙行业应走创新驱动、集约化、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开发精细化、功能型、专用性碳酸钙产品;生产装备方面力争实现大型化、连续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52.
为提高HMCM-22催化剂的酸性,增强其催化聚甲醛二甲醚(DMMn)合成反应活性,通过在HMCM-22分子筛上负载磷钨酸(PW)来增强HMCM-22催化剂的酸性,并以制得的PW/HMCM-22为催化剂,甲醇和三聚甲醛为原料,对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磷钨酸的负载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钨酸负载量为总催化剂质量的30%,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4 h的条件下,PW/HMCM-2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三聚甲醛转化率和DMM2~8选择性分别达到了87.12%和54.84%。催化剂循环使用五次后,其活性基本没变化,表明该催化剂的稳定性能很好。  相似文献   
53.
以卤水为原料,以石灰乳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络合剂用量、还原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氢氧化镁除铁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除铁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为40 ℃,络合剂用量为0.15 g,还原剂用量为0.10 g,反应时间为1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氢氧化镁产品铁的质量分数小于5×10-4.该工艺用于碳酸钙、轻质碳酸镁、高岭土等无机粉体材料的除铁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锰改性活性焦烟气脱硫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锰改性的活性焦,在消除内外扩散的前提下,用等温积分管式反应器测试了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通过对动力学实验数据分析,运用Langmuir-Hinshelwood和Eley-Rideal模型,推导出了其本征动力学方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值。结果表明,活性焦经锰改性后,比表面和孔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脱硫效率较改性前得到提高。经统计检验,Eley-Rideal模型为较优模型,模型计算值能与实验数据吻合,平均偏差4.3%,反应活化能为40.859 kJ/mol。  相似文献   
55.
大孔树脂对阿维菌素吸附性能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锐  赵华  李慧颖  刘润静  胡永琪 《农药》2007,46(11):752-754
介孔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很高的活性和极大的吸附容量,一般的表征方法不能反映其中孔的真实情况。采用FHH法和NK法计算了大孔苯乙烯树脂的分维,分析了大孔树脂吸附阿维菌素的分形模型;探讨了分形维数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K法更能适用于对苯乙烯树脂孔道结构的表征,树脂对阿维菌素的吸附能力也随着NK分维的增大而增大。因而,用分形理论研究大孔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6.
纳米级碳酸钙属于轻质碳酸钙,其平均粒径≤100nm。国内外已实现工业化有4种技术:间歇鼓泡式、连续喷雾式、间歇搅拌式和超重力式等。进行小试或中试有喷射式、喷杯式、超声空化式、高剪切式、内循环式、管道式、管线乳化式、列管式和复合式等9种碳化工艺。其共同特点为低温低浓下生产纳米碳酸钙,能耗高,设备投资大,生产能力低等。河北科技大学在总结现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出高温高浓非冷冻式碳化工艺,经小试、70吨/年中试、2.5万吨/年工业装置工业化试验,在自行开发的多组分结晶导向剂的作用下,高温(35~75℃)高浓(7%~12%)工艺条件下,合成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直径为10~20nm、长径比为15~20、比表面积≥90mVg、总孔容≥0.26mL/g的针状(晶须)纳米碳酸钙。为工业化生产纳米级碳酸钙又开辟出一条新路子,其产品及综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7.
在离子液体中钛硅分子筛催化氧化环己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dure was described for easy product isolation for the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with tert-butyl-hydroperoxide catalyzed by titanium silicalite 1 (TS-1) in ambient-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emim]BF4. Good yield and higher selectivity of products were found in the ionic liquid compared with in molecular solv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13.2% conversion of cyclohexane, 97.6% cyclohexanol and cyclohexanone selectivity were obtained in ionic liquid under mild conditions of 90℃.  相似文献   
58.
概述了煤燃烧中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分析了NOx生成的影响因素。影响NOx形成的主要锅炉操作参数为:初级燃烧区化学计量比为0.7~0.9,停留时间较长时,NOx的生成量较少;温度的影响与环境的氧化/还原气氛有关;增加过量空气,NOx生成量增加。影响NOx生成的最主要的煤性质是氮含量和挥发分,氮含量的影响与燃烧所采用的控制技术有关,随挥发分含量增加,NOx的生成量减少。  相似文献   
59.
本论文研究了在密闭、蒸氨环境及不同Mg~(2+)浓度条件下对硫酸铵浸取轻烧粉的过程。结果表明:硫酸铵浸取轻烧粉过程的控制步骤为氨的解吸,强化该过程的措施为提高氨的解吸速率;Mg~(2+)浓度对浸取平衡有明显影响,初始Mg~(2+)浓度越高,轻烧粉浸取率越低。  相似文献   
60.
碱式碳酸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填充剂和分散剂,目前主要采用白云石碳化法或苦土粉-硫酸-碳酸氢铵法生产,流程复杂,污染严重。研究了在加压条件下以氢氧化镁浆液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镁新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二氧化碳分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对产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及热失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20 ℃,二氧化碳分压为0.22 MPa,反应时间为3 h时,可得到纯度较高、形貌为规则的六方薄片状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