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21.
近年来,以SpaceX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公司提出了多个超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组网计划.卫星路由器是构建卫星互联网的关键基础设施.考虑到卫星路由器高昂的研制和发射成本,在卫星发射之前预先在地面上做好卫星星座的组网仿真和半实物接入验证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地面网络的仿真验证,卫星星座组网仿真面临高动态拓扑、超大组网规模、真实流量承载仿真以及半实物接入验证等需求和挑战.目前已知的地面网络通用仿真工具(如QualNet、NS2/NS3、OPNET、Mininet)均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仿真要求,实现对超大规模动态卫星网络节点的真实协议栈验证.我们针对以上需求,吸收离散事件模拟和虚拟化仿真的思想,以容器为载体,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低轨卫星网络协议测试床.在控制平面,系统基于卫星星座的数学建模,在内部时钟节拍驱动下生成链路通断的离散事件,精确描述星座拓扑的规律变化.在数据平面,系统使用Docker容器实现卫星和地面终端,使用Linux虚拟网络设备实现星间和星地链路,并基于隧道协议实现系统的分布式部署和半实物仿真,使其具备优秀的横向扩容能力,从而解决超大组网规模下的单机仿真性能瓶颈.为了充分挖掘多核处理器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2.
可再生能源超额消纳凭证交易有助于满足用户愈发强烈的对于绿色电力的消费需求.在交易中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为交易的准确追踪、验证和数据账本的安全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区块链在市场主体身份认证、凭证核发以及凭证链上交易等环节的应用模式.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超额消纳凭证交易平台,估算了业务量需求,提出了大票交易、原子合约等系...  相似文献   
123.
在雨天透过玻璃窗拍摄时,附着在玻璃表面的雨滴通常会出现在图像中,这不仅降低了图像的可见度,还会使许多计算视觉算法无法正常工作。图像雨滴去除研究,是指从这类雨天图像中去除雨滴的具体科研研究。该研究领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雨滴形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不同透明度的雨滴也会影响背景图像的成像质量,从而增加了识别并去除雨滴的困难度,对去雨滴算法的性能提升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方便研究者全面了解该领域,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详尽介绍单幅图像去雨滴研究:单幅图像去雨滴算法和单幅图像联合去雨算法;同时也对该领域的所有算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估。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中,算法的性能往往受限于数据集的质量,但现有的雨滴数据集中均存在雨滴图像质量不高、图像数量不足等常见情况。为此,建立了雨滴实地拍摄基准图像数据集(HEMC),在拍摄过程中,尽量避免相机抖动、窗户反射和其他外界条件的干扰,从而提高了数据集中训练集的图像质量和测试集的精准度,进而间接提升了算法性能。同时,利用主观视觉效果以及客观指标对数据集进行了多方面的评估,实验结果展现了HEMC数据集中图像的多样性以及客观指标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对雨滴数据...  相似文献   
124.
周文建  薛文  许丹  李颖 《硅酸盐通报》2023,(9):3186-3195
将生物炭用于水泥基材料可改善其基本性能,实现固碳的同时丰富了生物质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为研究山核桃蒲壳生物炭作为细骨料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将其以不同体积分数替代细骨料制备砂浆,对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流动性、硬化砂浆的微观结构、基本力学性能及保温性能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拌和时添加25%(占生物炭质量分数)的水作为附加用水,拌合物的工作性最稳定。2)生物炭25%(体积分数)替代砂时,骨料周围可形成良好的浆体握裹及界面过渡区,使砂浆试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最高;随着砂替代率的增加,砂浆试件的强度均逐级减小。3)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水泥砂浆导热系数呈显著的逐级下降趋势,生物炭的原生孔隙延长了热传导路径,并发挥了慢导热作用,添加生物炭可显著提高水泥砂浆的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