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用乙烯基单体对苎麻接枝共聚后 ,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热性能和吸湿性能的变化。实验表明 ,用适当的乙烯基单体混合对苎麻接枝 ,可改善苎麻织物的手感、弹性、耐磨性及热定型性 ;纤维的吸湿性可通过选择亲水性单体或疏水性单体来调节  相似文献   
22.
木质素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
染整加工对丝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庆康  杜茜 《丝绸》1995,(7):14-16
通过对不同染整加工工艺条件处理后丝蛋白-聚乙烯醇纤维的失重率、含氮量、断裂强度、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图和测定,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共混纤维,其化学组成、纤维损伤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4.
将漆酶和脂肽联合用于活性染料棉织物染色后皂洗,并考察用量、洗涤时间、温度要素分别对漆酶和脂肽单独皂洗工艺的影响。设计不同的皂洗工艺用于活性染料浮色净洗,通过织物牢度以及生态性指标测试得到较优的全生物净洗工艺。结果发现,活性红BES染色后,漆酶/脂肽联合净洗两步法与常规肥皂洗比较,省时省水,废液吸光度下降了1.443;织物耐水烫牢度提高了35.29%,湿摩擦牢度可达到3-4级,色差小。该工艺也适用于活性艳兰K-GR,活性艳橙K-4G染色后的皂洗。  相似文献   
25.
为了寻找简便环保、成本低廉的芳纶染色方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等方法,考察了避蚊胺N,N-二乙基-间甲基苯甲酰胺(DEET)对间位芳纶结构的影响,并将DEET用于间位芳纶分散染料染色,测试了染色条件对分散染料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EET处理后,间位芳纶的玻璃化温度降低,结晶度和纤维强力基本不变;DEET可以使分散染料对间位芳纶的染色上染率达到85%~90%,DEET用作间位芳纶分散染料染色是可行的。间位芳纶分散染料高温高压DEET载体染色的较佳工艺为:染色温度130℃,染色时间60 min,DEET质量浓度3 g/L,浴比1∶20。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均相催化活化剂四乙酰乙二胺(TAED)对臭氧氧化脱色降解活性染料的增效作用,考察了臭氧气流量、TAED浓度、pH值及反应时间对脱色率和COD_(Cr)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剂TAED能够活化臭氧产生过氧乙酸、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来增强臭氧氧化脱色能力,提高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_(Cr)去除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7.
聚羧酸盐在涤棉分散/活性同浴染色中的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碱性聚羧酸钠盐(聚丙烯酸钠或聚马来酸钠)代替硫酸钠/碳酸钠作为活性染料促染/固色剂,采用耐碱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对涤棉织物进行同浴染色。研究了不同工艺(一浴一步法和一浴二步法)中,聚羧酸盐用量对染品表观色深(K/S值)的影响,以及聚羧酸盐类电解质溶液的缓冲性能等。结果显示,采用一浴二步法染色工艺,聚丙烯酸钠或聚马来酸钠的用量分别是60 g/L和50 g/L时,染品表观色深、色牢度和断裂强度均接近于无机盐染色效果。由于聚羧酸盐电解质溶液具有较好的pH值缓冲性能,染色均匀性更优;且其生物降解性好,利于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28.
阴离子染料与环氧化季铵化合物离子对化后,再引入硫代硫酸根制得了含硫代硫酸根的改性染料。改性后的染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但当打印到纸上,暴露于空气中,染料转变成为水不溶性形式,提高了打印品的耐水牢度。  相似文献   
29.
为了降低无机盐在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将聚丙烯酸盐和聚马来酸盐代替Na2SO4作促染剂,用于纯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通过测试比较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各项牢度和强力指标,探讨了聚羧酸盐作为代盐剂在纯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就聚羧酸盐在轧染工艺中的促染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聚羧酸盐用量为50 g/L时,纯棉染色织物的K/S值、各项牢度指标和织物强力均与Na2SO4作促染剂时相当,基本能够满足染色要求。  相似文献   
30.
聚羧酸钠盐在纯棉织物活性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酸(PA)和聚马来酸(PM)的钠盐的代替NaCl作促染剂,用于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分析染色后织物表观色深(K/S值)和各项色牢度的结果表明,用聚羧酸钠盐代替NaCl作促染剂进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是可行的。在等当量钠离子浓度条件下,以聚羧酸钠盐为促染剂染色的样品的K/S值和色牢度,基本与NaCl作促染剂的效果相当,其较理想的用量是,PA为70~80g/L,PM为60~72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