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针对水泥厂热工检测后数据处理的繁杂计算过程,研究开发数据处理的软件,提高计算效率,同时验证了该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实用性和通用性,为热工检测数据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2.
离线型分解炉内燃烧气氛对碳酸钙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燃烧与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结合工厂实际的操作参数,定量分析了分解炉内燃烧气氛对碳酸钙分解反应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探讨分解炉内燃烧与分解反应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3.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及火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分解窑系统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热效率很低,仅在13%~25%之间。以某厂5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配套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为例,运用火用效率对其热量回收效果进行更科学、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44.
铌酸盐无铅压电薄膜的脉冲激光沉积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在Pt/Ti/SiO2/Si基片上制备了新型Li0.04(Na0.5K0.5)0.96(Nb0.775Ta0.225)O3无铅压电陶瓷薄膜,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该薄膜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制备技术和工艺对薄膜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的热处理温度和氧气压力对所生长的薄膜影响较大;制备Li0.04(Na0.5K0.5)0.96(Nb0.775Ta0.225)O3薄膜的最佳退火温度和氧气压力分别为650℃和30 Pa;利用脉冲激光沉积的Li0.04(Na0.5K0.5)0.96(Nb0.775Ta0.225)O3无铅压电陶瓷薄膜具有精细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45.
通过改变pH值、芯壁比等,用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差热分析仪来测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对石蜡-脲醛树脂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及储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石蜡-脲醛树脂微胶囊材料时,整个体系的最佳pH值在2~3之间,这段区间内胶囊呈球形,粒径分布较均匀,少有团聚现象,表面较为光滑并且胶囊的包裹效率较高;实验较适合的芯壁比为2∶1,此条件下合成的微胶囊材料主要相变峰的相变温度为53.20℃、包裹相对较好。用尿素和三聚氰胺作为复配单体所制得的相变微胶囊材料在储热性能和表面形貌上效果很好,并且产率和包裹效率的提升很大,包裹效率高达80.3%。  相似文献   
46.
用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了高真空下,环境温度对铀铌合金真空氧化膜的影响。当温度高于603K时,氧化膜表面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表面主要由铀碳化合物、金属态的U和Nb组成。利用Ar^ 溅射铀铌合金真空热氧化膜进行深度分布分析,发现在热氧化膜的表面氧含量很小,而在热氧化膜的内部有氧增多的现象。  相似文献   
47.
铀表面钛镀层原位氧化行为的AES和EEL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铀的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俄歇电子能谱(AES)原位.研究了在室温下O2气氛中表面Ti膜初始氧化过程中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Ti膜的氧化速度比金属Ti更快;Ti膜氧化时与金属Ti一样可形成Ti(固溶O)、TiO、Ti2O3、TiO2.氧化物以岛状形式生长,并以多种氧化态并存;其氧化过程为Ti→Ti(固溶O)→TiO→Ti2O3→TiO2。  相似文献   
48.
利用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室温下铌的初始氧化过程,研究表明:清洁表面铌的EELS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较为符合;随着氧化程度的加剧,其体等离子体(BP)、表面等离子体(SP)以及价带间跃迁所造成的电子能量损失峰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和强弱的变化,也解释了Nb→NbO→NbO2的初始氧化过程;另外,铌在潮湿空气里氧化1周,在其表面只生成很薄一层的Nb2O5氧化层。  相似文献   
49.
铀表面Ti/Al复合镀层中Ti膜表面氧化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了铀表面磁控溅射离子镀Ti/Al复合镀层中Ti膜在6.5×10-6PaO2、150℃~400℃和0.05MPaO2、200℃~500℃环境中表面化学结构变化,并与块状金属Ti的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i膜表面结构随着氧化温度和氧分压而变化.在0.05MPaO2足氧气氛中,在200℃~500℃下氧化时,Ti膜与块状金属Ti表面形成的氧化物均为TiO2.在6.5×10-6PaO2环境中,在较高温度(400℃)下由于表面缺氧Ti膜表面仅形成TiO,在较低温度下(≤250℃)由于O的扩散速度降低,Ti膜逐步向TiO、Ti2O3、TiO2转变,最后在表面形成了TiO2.O在Ti膜中的扩散速度较块状金属Ti明显加快.结合热力学对Ti膜氧化物结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预分解窑系统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用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宏涛  陆雷  李敏  胡道和 《水泥》2001,(2):17-20
根据预分解窑系统煤粉燃烧的特点,结合国内几家预分解窑的实际生产情况,探讨了窑炉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用风量及其风量平衡问题,强调指出烧成系统风、煤、料的合理匹配对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性,为指导工厂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作者通过对国内一些厂家实际生产情况的热态检测分析,发现了不少问题,诸如窑炉用风量不平衡、系统总的用风量偏高等。本文从实际生产的数据出发,着重分析了二者的用风及其风量平衡问题,以及烧成系统总的用风量及风、煤、料平衡问题,从而可为工厂的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