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以电池后盖板为CAE模拟分析模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减小制品翘曲变形量作为优化目标,得到各工艺参数对制品翘曲变形量的影响程度及最优化工艺参数组合。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制品翘曲量进行预测,建立了各工艺参数与制品翘曲变形之间非线性映射关系模型,并与BP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准备地预测制品的翘曲变形,并且在精度、训练速度等方面优于BP网络。  相似文献   
12.
非贯通内齿轮冷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内齿轮主要靠机械加工成形,齿件强度不足、材料利用率低和加工成本高等问题,提出采用冷挤压技术成形非贯通内齿轮的工艺方案.根据初始坯料形状将工艺方案分为两种,即实心坯料冷挤压和带中心孔坯料冷挤压,指出各自的加工工序,并提出齿形凸模设计的具体要求;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成形载荷、有效齿高、齿件精度及模具强度等方面对两种挤压工艺方案进行系统研究,得到这两种工艺方案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Moldflow技术在汽车车锁盖板成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oldflow作为技术平台,模拟分析了汽车车锁盖板成型过程。在塑件设计前期,预测制品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增加导流板改善制品的填充模式,对模具的水路排布进行模拟分析,最后根据Moldflow分析结果进行现场试模调试,制品未出现质量问题,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Cu-27Zn-4.6Al(质量百分数)形状记忆合金,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热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XRD物相分析、形状回复率测试等对不同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850℃固溶淬火后出现板条较细小、界面平直清晰的典型马氏体组织;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晶粒逐渐变大,形状回复率先增大后减小,850℃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形变热处理工艺对2024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扫描电镜断口扫描等手段,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工艺对2024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变形使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提前;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延伸率有所下降,合金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在变形量为40%时最大。析出相随变形量增大而更加弥散细化;但大变形时效态的合金析出强化相明显减少,表明大变形使合金析出相的析出机制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能源和资源的严重短缺,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和资源利用率变得与制造成本、质量控制等同等重要,针对塑性成形工艺的低碳、节能减排等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以铜管挤压加工为例,重点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铜管冷挤压和热挤压成形过程的能量消耗,并考虑了辅助工艺的能耗及碳排放。综合比较整个加工过程,冷挤压的能耗及碳排放比热挤压小得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金相观察、形状回复率测试和拉伸试验,研究Zr含量及固溶温度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Zr含量,可以细化晶粒,提高铜基记忆合金的记忆性能、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改善合金冷加工性能;固溶温度对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影响很大,在810℃时,金相呈现典型的板条状马氏体,形状回复率能达到90%以上,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先熔炼铸锭,后轧制成板材的方法,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铝铜合金板材,研究了Cu含量变化(1.287%~9.806%)对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弥散析出的第二相质点逐渐增多;Cu含量在5.654%~9.806%范围时合金的力学性能较为理想,当Cu含量为5.654%时,合金的成形性能最好,此时板材的极限拉伸系数为0.75,制耳率低至3.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轧制方式对ZK60镁合金组织与织构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对退火后板材进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经过交叉轧制的镁合金板材由于二次孪晶的生成及非基面滑移系的启动促使再结晶程度增大,晶粒细化效果显著,退火后平均晶粒尺寸达到6.43μm。同时交叉轧制会迫使晶粒向TD方向旋转,从而降低织构强度,改变织构类型。相比于单向轧制,交叉轧制后板材的平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到321 MPa和25.7%,伸长率提高了近50%;塑性应变比、平面各向异性指数、屈强比等指标也得到了改善。结果表明,交叉轧制可有效调控镁合金板材组织及其均匀性、提高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20.
贯通内齿轮冷挤压成形工艺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贯通内齿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适合内齿轮冷挤压成形的工艺方案。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着重分析冲头入口角对内齿轮成形质量的影响,得到满足内齿轮成形质量的合理冲头入口角度,并通过物理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适用于贯通内齿轮冷挤压成形工艺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