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忠强 《橡胶科技》2019,17(3):0173-0175
研究抗疲劳剂G-108(间苯二胺、钴盐和酚类树脂聚合而成的络合物)在工程机械轮胎胎面下层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添加抗疲劳剂G-108的胎面下层胶的生热明显降低,自粘性提高,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变化不大,成品轮胎耐久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2.
A10VSO变量泵节能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定量泵液压系统的能耗分析,对A10VSO变量泵液压系统的节能原理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一些有用的系统应州实例。  相似文献   
23.
贵州某金矿井下生产采用凿岩台车、铲运机、大型矿用卡车、混凝土湿喷车及装药车等配套的机械化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矿山采用斜坡道开拓,中段高度60m,分段高度20 m,分层回采高度5m.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穿脉道,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不留矿柱,进行胶结充填.充填结果显示,采矿综合回收率达到95%以上,贫化率小于5%.2012年生产性单位成本为27.33 $/t.生产实践表明,该无轨采矿工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对国内其他无轨矿山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
以钻孔和坑道调查获得的参数为样本, 通过建立矿岩地质块段模型, 应用区域化变量统计函数进行节理分布规律统计, 利用DIMINE自然崩落块度模拟系统软件, 实现了某铜矿首采区矿岩崩落块度大小和分布范围的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 采区下盘岩体的块度最大, 略大于矿体, 上盘岩体的块度最小, 但三者的等效尺寸最大值比较接近, 在2.1~2.5 m之间变化; 形状系数分布差别不大, 主要集中在0.02~0.2之间, 形状以盘状和块状块体居多。  相似文献   
25.
复合蒸汽吞吐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新疆油田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寻求更全面、更有效的油井增产措施,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8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用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试验。采用物理模型和数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机理研究,对不同原油粘度下复合蒸汽吞吐增效剂进行了筛选,对复合蒸汽吞吐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复合蒸汽吞吐注入方式及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为提高蒸汽驱油效率和油藏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26.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评价油藏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小层储量复算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选用了储量丰度、孔隙度、渗透率、平均孔隙半径以及反映油藏非均质特征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等参数,分单井、小层及沉积微相对H油藏的质量作了系统地分类评价.评价结果表明,H油藏的储层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多数储层属于Ⅱ,Ⅲ类储层,储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7.
简要介绍了卷染机的负载状况、典型的液压系统构成,并详细分析了几种调速方案及其利弊,并对今后卷染机液压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8.
本文应用AMESim软件对全功能强力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加载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该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四缸同步控制的电液系统,其特点是大负载、大偏载。针对试验台工作情况,对垂直加载系统进行模型设计、参数选择和仿真分析。在总负载36000KN,偏载2000KN情况下,得到四缸位置误差不超过3.8mm,对该试验台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一种镶套型AGC液压缸修复后使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再现了其损坏的机理。通过改进静密封形状设计,改进镶套的装配工艺,达到了满意的再次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0.
火山岩储层的饱和度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山岩储层油水层评价是困扰测井解释的疑难问题。传统的阿尔奇公式计算的含油饱和度只适用于原生孔隙介质模型,对双重孔隙介质模型有其使用局限性。根据电阻率测井对裂缝的响应特点,采用双侧向测井电阻率计算裂缝孔隙度;通过储集类型的精细划分,在研究不同裂缝产状的导电机理、泥浆侵入机理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应的饱和度方程。应用该方法对火山岩储层进行评价,经试油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