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7篇
化学工业   48篇
建筑科学   92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天津市水源水质特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天津市的水源情况,分析评价了1996-2005年10年期间滦河原水和黄河原水的水质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天津市的水源水质普遍存在低温低浊、高藻、微污染的特点.采用Kmeans聚类法对水源水质进行水质分期,把滦河原水划分为3个水质期,黄河原水划分为2个水质期,并对每个水质期的水质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水厂运行工艺及参数的调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湖水质改善与保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造成的水资源紧张及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水环境治理的难题.本研究结合陕西省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治理工程,分析了生态治理工程对宝鸡市区河湖水质的影响,并在市区人工湖浅水区进行了芦苇带对湖水和渭河公园中湿地对河水水质改善效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芦苇带和湿地对城市河流水质改善效果良好.根据实地调查和试验结果,提出宝鸡市在治理工程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分析了在市区河湖进行生态修复的可行性.为城市河湖的水环境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水化普通硅酸盐水泥颗粒为吸附剂,研究了时间、温度和粒径等因素对其吸附PO3-4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粒径0.5~1.0mm,初始PO3-4质量浓度100mg/L条件下,水化普通硅酸盐水泥颗粒吸附平衡时间为192h,平衡吸附量高达16.06mg/g;经0.25mol/L盐酸活化后,水化水泥颗粒对PO3-4的平衡吸附量增至18.54mg/g;粒径2.0~3.0mm的颗粒对PO3-4的吸附效果优于0.5~1.0mm和5.0~60mm的颗粒.吸附过程遵循假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热力学解析的结果表明:酸活化水化水泥颗粒吸附PO3-4时焓变ΔH=7.56kJ/mol,熵变ΔS=0.0416kJ/(mol·K);4,20℃的吉布斯自由能ΔG分别为-3.98,-4.65kJ/mol;酸活化水化水泥颗粒对PO3-4的吸附是一个以吸热、化学吸附为主,熵推动且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接触氧化法除铁锰滤柱反冲洗废水高效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某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滤柱反冲洗废水为对象,进行了造粒流化床处理该废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运行参数为:系统水流上升速度34 cm/min,当进水浊度700~2 000 NTU时,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20、1.0~1.25 mg/L;当进水浊度2 000~3 000 NTU时,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30~40、1.0~1.25 mg/L。在此条件下,出水浊度可控制在10 NTU以下,Fe、Mn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0.5 mg/L以下、CODMn可控制2 mg/L以下。利用造粒流化床处理该废水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修正的最小权重平方和状态估计数学模型,用简约梯度法求解,用于给水管网的状态模拟.估计的参数是所有的节点水压,测量参数是各水源供水量、部分节点水压和管段流量,并且所有管段摩阻也是已知的.这一状态估计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量参数的数量远远小于估计参数的数量,而且允许测量参数存在误差.将这一方法应用在西安市给水管网,结果表明,估计的节点水压的精度较高,能满足管网模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水体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延安市主要供水水源-王窑水库底泥为对象,在静态实验条件下,对污染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体沉积物中石油类的释放主要取决于间隙水中石油类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速度与强度。在高污染负荷情况下(实验中采用的污染沉积物负荷为59.752g/kg),石油类释放平衡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释放强度可高达29mg/L。建立了沉积物中石油类释放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动力学方程对沉积物中石油类的释放过程进行了模拟,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工艺选优的基本原则是在原水水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选取满足出水水质约束的最经济最合理的工艺方案.本文将模糊优化理论应用到给水处理工艺的模糊选优上,对所选用的4个目标设定不同的权重,在T水源的不同水质期内对中试实际运行工艺模糊选优.结果表明在5月~9月期间内水源水质对水处理工艺要求较为严格,其对应的最不利水质条件下的最复杂工艺为“O3预氧化-混凝-气浮-过滤-O3-生物活性炭”.其他水质期内原水水质较好,可以对该工艺方案进行组合,超越部分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18.
生物菌剂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陕北石油污染土壤分离得到的优势菌进行生态环境因素影响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投加优势菌种的土壤中石油降解率明显高于不加菌土壤,这说明实验室分离出的优势菌剂对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显著;而同时翻耕可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加菌翻耕土壤中石油的降解率在42d达到了96.62%.并且微生物在较低温度下仍保持显著的降解效果.添加不同膨松剂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供试土样中添加麦皮效果最好,降解率达到87.96%,其次为稻壳,降解率达到71.19%,添加锯末效果最差,降解率仅为38.98%.  相似文献   
19.
以西安某地下水除铁除锰石英砂滤柱反冲洗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结团絮凝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得出了混凝剂PAC、助凝剂PAM、水流上升速度Uw和强制搅拌转速n对结团絮凝工艺的影响规律。在上升流速为34cm/min时,通过优化得出适宜的搅拌转速n为4~8r/min,PAC投量为20mg/L左右,PAM投量为1.0~1.25mg/L。适当增加投药量,最大上升流速可达42.5cm/min。在上述运行条件下,可使出水浊度小于10NTU,Fe小于1.6mg/L,Mn小于0.5mg/L,CODMn小于2.0mg/L;排泥含水率为90%~97%,污泥比阻值为(0.1~0.2)×109 s2/g。  相似文献   
20.
三河口水库作为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质情况直接关系到关中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因此,研究三河口水库沉积物及消落带营养物质C、N、P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对保障供水水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1年11月采集了三河口水库8个监测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与消落带土壤样品,测定分析了有机质(OM)、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有效磷(AP)的含量,并运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有机氮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OM、TN、TP、NO3--N、NH4+-N、AP质量分数分别为27 370.00、1 940.00、220.00、28.66、36.06、19.97 mg/kg;消落带土壤OM、TN、TP、NO3--N、NH4+-N、AP质量分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