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将三氟甲基引入到对苯型酚醛环氧树脂体系的分子结构中,制备了新型舍氟对苯型酚醛环氧树脂(FPE)和含氟对苯型酚醛树脂固化剂(FPN).系统研究了含氟基团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由其制备的环氧塑封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含氟对苯型酚醛环氧树脂体系FPE/FPN制备的塑封料不但具有突出的绝缘性能,同时表现出优异的本征阻燃性.  相似文献   
52.
选取了3种具有相近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通过固态核磁(13C-NMR)对CPVC树脂的序列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CPVC树脂中烯丙基氯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烯丙基氯含量的方法。运用Brabender流变仪研究了3种CPVC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相近的3种CPVC树脂,随着烯丙基氯含量的降低,树脂的热稳定性能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5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建立与之相应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结合农村水利建设实际,借鉴其他地区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加强新农村水利建设应妥善处理"三种关系",即政府积极组织与农民自主决策的关系、加大资金投入与规范资金使用的关系、财政投入与农民筹资筹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以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二氯磷腈,通过一系列优化的合成取代工艺,成功批量化制备了高分子量氟化聚磷腈弹性体。其侧基结构主要是以氟代烷氧基为主,同时引入少量含双键基团的侧基结构以提供硫化交联点。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氟化聚磷腈橡胶分子量达到38万,其拉伸强度可达8.4MPa,断裂伸长率162%;且具有优异的阻燃自熄性,其UL-94阻燃测试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59%,并具有很好的耐油性,在10号、15号液压油中150℃浸泡72h条件下的体积变化率均10%。  相似文献   
55.
王芮晗  赵若虹  邹宛晏  王敏  周博  齐胜利  刘刚  武德珍 《材料导报》2021,35(11):11187-11195
自21世纪以来,航空航天方面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日常通信、观察天文气相、探索宇宙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手段.其中,聚酰亚胺(PI)凭借其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力学性能、耐辐射性、电性能、耐溶剂性等成为不可或缺的航天器材料之一,且被广泛用作航天器的太阳电池阵列的柔性基板、多层热绝缘毯和电路系统的绝缘保护层.然而,航天器长期工作于低地球轨道,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原子氧(AO)具有高通量和强氧化性,它会快速侵蚀航天器表面的主要热控材料PI,使其光学、电学、力学等重要性能退化,从而导致航天器工作效率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系统目标设计失败,严重阻碍航天事业的发展.多年来,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解决办法并已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在材料表面施加防护涂层已发展成为既能保护基材不受原子氧剥蚀、又能保持基底材料原有性能的方法,其适用于多种表面制作,工艺简单,应用广泛;而在耐原子氧聚酰亚胺新型材料方面,科研人员也克服困难,开发出性能更为优异、使用寿命更长的新材料.另外,由于特殊试验条件的限制,促使耐原子氧地面模拟实验发展迅猛,目前已提出多种模拟理论,并制造模拟器以辅助研究.本文对比了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聚酰亚胺材料的耐原子氧性能,介绍了耐原子氧的地面模拟试验方法的原理和分类,总结了耐原子氧聚酰亚胺材料的类别,包括防护涂层法和新型方法制备的耐原子氧聚酰亚胺材料,并对各种不同类型防护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合理评判,指出耐原子氧聚酰亚胺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EP)同步固化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力学和热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与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0∶10时,所得到的树脂体系在韧性提高的同时,耐热性能(Tg)也有明显的提高,获得了一种兼具韧性和耐热性能的树脂基体.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胺基二苯醚(PMDA-4,4’-ODA)型聚酰亚胺(PI)成品薄膜的表层水解处理、并在硫酸镍水溶液中实施离子交换以及随后的乙二醇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镍纳米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薄膜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乙二醇热还原后,水解后的聚酰亚胺表层又重新形成亚胺环结构,并在其内部形成了均匀分散的具有面心立方晶型(FCC)的金属镍粒子,直径约为100 nm~200 nm。  相似文献   
58.
制备了具有不同硅含量的磺化聚酰亚胺/二氧化硅(SPI/SiO2)复合膜,研究了SiO2的引入对复合膜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抗氧化和耐水解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其质子传导率和甲醇渗透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商业化的Nafion115膜相比,复合膜表现出更优异的阻醇特性和选择透过性,其中SPI/SiO2-2复合膜具有更突出的高温质子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59.
铜表面2-芳基苯并咪唑铜配合物膜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6种2-芳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在铜表面所成膜的XPS谱,并对该膜的模拟化合物进行了热失重、差热分析测试,对膜的结构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铜表面苯并咪唑化合物与铜发生了配位化学反应并进而形成了铜表面膜,该铜表面膜的致密程度在200℃以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2位取代基的改变对芳基苯并咪唑-铜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60.
聚烯烃表面改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传统的聚烯烃表面改性的方式,并对不同改性法的操作工艺和改性效果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共混改性法在聚烯烃表面极化中的应用,对两性聚合物分子量大小、极性单体的数量、温度等条件对极性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