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59篇
  免费   13469篇
  国内免费   8920篇
电工技术   1015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1294篇
化学工业   15202篇
金属工艺   7045篇
机械仪表   7745篇
建筑科学   9284篇
矿业工程   3882篇
能源动力   3274篇
轻工业   12447篇
水利工程   3312篇
石油天然气   4178篇
武器工业   1491篇
无线电   126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12篇
冶金工业   3846篇
原子能技术   1663篇
自动化技术   17582篇
  2024年   552篇
  2023年   2252篇
  2022年   4934篇
  2021年   6324篇
  2020年   4476篇
  2019年   3310篇
  2018年   3496篇
  2017年   3714篇
  2016年   3330篇
  2015年   5262篇
  2014年   6526篇
  2013年   7494篇
  2012年   9293篇
  2011年   9590篇
  2010年   8559篇
  2009年   8408篇
  2008年   8201篇
  2007年   7877篇
  2006年   6851篇
  2005年   5579篇
  2004年   4147篇
  2003年   3199篇
  2002年   3243篇
  2001年   2772篇
  2000年   2029篇
  1999年   1109篇
  1998年   520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3篇
  1951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Raman光谱表征了硅烷接枝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结构。用FTIR和Raman光谱上硅烷特征峰与LLDPE亚甲基峰的强度比,可相对比较硅烷接枝LLDPE的接枝率,随着硅烷用量的增加,由FTIR计算的吸光比从0.96增至2.62,由Raman光谱计算的强度比从11.53增至14.00,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Raman光谱分析还表明,随着硅烷用量的增加,硅烷接枝聚乙烯的结晶相质量分数由57.58%降至46.99%,非晶相质量分数由11.58%升至16.52%,中间相质量分数从30.84%升至36.48%。  相似文献   
992.
提供了一种更温和的方法代替Williamson反应制备香料环己氧基乙酸烯丙酯和异戊氧基乙酸烯丙酯。采用重氮乙酸乙酯(EDA)分别与环己醇和异戊醇在二水杨醛铜催化作用下进行O—H插入反应合成了上述香料的前体化合物环己氧基乙酸乙酯和异戊氧基乙酸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和物料比例对插入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二者的反应收率分别为83%和79%。  相似文献   
993.
王超  徐新  罗国华 《现代化工》2007,27(Z1):260-262
以纳米TiO2做载体用共沉淀法负载不同含量Au和NiO的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对富氢气体中CO催化转的转化率与选择性,并表征了合成的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加入NiO有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当催化剂的组成为Au(2%)/NiO(5%)/TiO2时,反应溶液pH值在9~11,催化剂的评价温度在30℃催化剂对CO的转化率与选择性最高.  相似文献   
994.
钝化是预硫化加氢催化剂的关键处理过程。预硫化催化剂经过钝化处理后,有效抑制了自热性质和硫的脱离,便于催化剂的存储和运输,并保持催化剂的活性,有利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大规模生产。介绍了气相、液相和固相3种钝化方式、钝化机理及其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5.
李卫  郑成 《广州化工》2007,35(1):21-23
以藤茶为原料,水为溶剂,采用密闭式提取罐在微波加速反应系统(MARS5)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研究提取温度对二氢杨梅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以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很低,80℃~110℃范围内,随着提取温度的提高,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呈上升趋势,在110℃时达到最高。此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呈下降趋势。HPLC分析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在高温水相体系发生了分解,在180℃下分解产物又进一步发生分解。所以,在本实验条件下110℃是二氢杨梅素的最佳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996.
采用一种含有氢氟酸的酸性溶液作为活化溶液,对钛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讨论了活化液、络合剂、Ni2 及H2PO2-浓度、缓冲剂及温度的确定。分别介绍了除膜、活化、预镀镍及化学镀镍工艺规范。对该镀镍层的耐蚀性及含磷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该镀层热处理前后的硬度、厚度、结合力、氢含量、耐磨损性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可在钛合金表面沉积出70μm左右的镍磷合金镀层,磷含量在8%~11%(质量分数);氢含量可控制在50mg/kg;经200℃热处理1h后镀层硬度达到600HV,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好;经350℃热处理1h后镀层硬度达850HV,耐磨损性良好。该镀层可满足航空钛合金部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7.
胡欣  Joachim  Loos  Piet  J.Lemstra 《中国塑料》2006,20(1):1-5
综述了聚乙烯、聚丙烯单组分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及最新研究动态。介绍了熔融膜压法、粉末浸渍法、溶液浸渍法三类制备聚乙烯单组分复合材料的传统方法。重点介绍了热压法、共挤出热压法两类制备单组分复合材料的创新方法。分析了各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熔融法、粉末法与溶液法效率均较低且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较少,力学性能不佳;热压法由于初始材料为100%纤维,从而综合效率较高,力学性能良好,缺点为加工温度过于苛刻;共挤出热压法效率较高,在具有高的增强相含量的同时拥有较宽的加工温度范围,缺点为增强相强度需进一步提高。最后介绍了单组分复合材料的应用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对二甘醇和氨在催化剂存在及一定压力下反应制取吗啉的合成工艺路线、催化剂制备、产品分离及分析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采用固相半干法合成了玉米淀粉(CS)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考察了含水量、反应体系的酸性、反应时间与温度、MMA单体和引发剂CAN用量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含水质量分数为35%左右,CAN用量为CS质量的1.5%~3%,反应温度在40~50℃,反应时间为0.5h左右,可得到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均较高的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1000.
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孔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多孔陶瓷性能特殊,应用广泛,并为生物医学等相关行业带来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