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8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随着高速压力机转速的提高,产生的振动问题也愈加严重,对高速压力机的动态特性研究就相当必要。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高速压力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了前6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对其在各阶振型下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压力机的动态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散热器芯子的结构及装配工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管片式散热器芯子自动装配中的自动分片原理和方法,试验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基本解决了芯子装配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虚拟企业对工艺信息系统的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能够满足虚拟企业重构性和企业间信息系统集成要求的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艺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辊弯成形过程中,板材纵向拉伸过大将引起许多缺陷,目前减少纵向应变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成形道次。下山法成形是一种应用在管类产品成形中减小纵向拉伸的有效方法。以屋脊瓦为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OPRA进行设计与仿真,将下山法应用在非管类产品的成形过程中。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运用下山法成形,材料在各道次间的纵向应变明显减小,能有效防止各类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围绕刀具准备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论述了刀具准备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刀具寿命管理、刀具贮备管理、GT概念下刀具分配策略三个功能模块 ,利用相对磨损率来衡量刀具的磨损程度 ,从而对刀具寿命进行优化 ;根据从 MRP和 MPS得到的信息以及刀具的使用数据 ,生成基于成本优化的刀具补充策略 ;并将成组技术、遗传算法及虚拟刀具库思想 ,应用于刀具分配 ,解决FMS中刀具的优化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丁武学  刘秋生 《兵工学报》1998,19(3):235-238
提供一种基于Petri网模型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异步串行传送线效率研究仿真分析方法和相应软件,通过对3,4,5站点异步串行传递线的系统化仿真实验和结果回归分析,得出了单个站点效率和缓冲区容量与整个系统效率之间的关系、一些相关的系统设计和维修维护原则。  相似文献   
17.
高速精密数控冲床轴承的可靠度直接决定冲床整机的工作稳定性。传统可靠性计算需要大量实验数据且实验条件实现困难,通过运用ADAMS以及ANSYS软件对冲床传动系统进行柔性体动力学仿真,获取各个滚动轴承在机床运作过程中的受力载荷谱,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在所需寿命下的可靠度,为高速冲床的整机可靠性分析提供数据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某齿轮坯热模锻预锻过程最佳工艺参数(预锻模具温度,坯料加热温度,滑块行程次数)组合,使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出多因素多指标无交互作用的数值模拟试验方案,再结合Deform-3D数值模拟技术,根据统计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模具温度250℃,坯料加热温度1100℃,滑块行程次数80s/min;并且对最佳组合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验证,结果良好;其中,模拟结果分析从最大成形载荷,最大、最小应变差,最大等效应力,填充情况,锻件最大温度,毛刺或折叠缺陷,损伤值等多个角度进行;最后经生产试制得到满足要求的锻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目前各种虚拟轴机床样机的基础上,对虚拟机床进行模拟划分,提出了模块创建方法,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块库管理系统,并进行了虚拟轴机床模块化组合研究,为虚拟轴机床的模块化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全能制造系统及其任务调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全能体的自制性和协作性的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全能制造系统具有递阶控制系统的全局优化特性和协同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摒除了递阶控制系统的刚性和协同控制系统的大信息流通量的问题。给出并分析了基于全能制造系统的PROSA体系结构,提出并研究了在全能制造系统中如何通过辅助全能和合同网协议,共同实现任务高度的全局最优性和柔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