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目的为了改进Sherwood-Frost本构模型,提升EPE高速、大变形冲击仿真精度。方法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对EPE进行静态压缩试验,获得不同压缩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合热激活机制Seeger模型与反比例函数模型,对Sherwood-Frost本构模型应变率项进行改进,并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改进后的Sherwood-Frost本构模型,以ABAQUS软件为平台,对EPE材料进行冲击模拟仿真,并用试验数据验证仿真的准确性。结果模拟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在冲击高度为1200,1300 mm的条件下,最大加速度误差分别为6%,2.03%。结论改进后的Sherwood-Frost本构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对EPE进行高速、大变形的冲击仿真,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究热处理工艺对黏结剂喷射3D打印17?4PH不锈钢样品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为BJ3DP技术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17?4PH不锈钢零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黏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制备17?4PH不锈钢生坯,并将其固化、脱脂、烧结,得到烧结态样品,然后对烧结态样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在1 040 ℃固溶热处理2 h,随后分别在410、480、550 ℃下热处理3 h后空冷至室温。对烧结态和热处理态样品进行金相试验、单向拉伸试验以及电化学腐蚀试验。 结果 经热处理后,试样在480 ℃时效热处理3 h时力学性能提升最为显著,其屈服强度由608 MPa提升至806 MPa,抗拉强度由1 159 MPa提升至1 245 MPa,伸长率由3.6%提升至13.6%。当时效热处理温度提升至550 ℃时,由于沉淀相的粗化,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同时,电化学腐蚀性能中腐蚀电流密度(Jcorr)减小,腐蚀电位(Ecorr)增大,电荷转移电阻(Rct)增大,出现明显的钝化区。结论 黏结剂喷射3D打印17?4PH不锈钢经热处理后力学性能得到提升,试样在480 ℃时效热处理3 h时力学性能提升最为显著,优于商用热轧17?4PH不锈钢,电化学腐蚀性能与商用热轧17?4PH不锈钢电化学腐蚀性能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43.
智能制造需要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技术支撑,需要信息通信技术(ICT)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在钢铁行业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多功能、多目标协调智能设计,开发出以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化控制模块。山钢日照公司2 050 mm热连轧生产线实现了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的先进性设计,如自动板型控制系统PCFC、智能轧制纠偏系统ASC和超快冷技术UFC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出基于大数据的多功能智能化模块,如全流程的质量监控系统PQA和微观组织-力学性能预报系统MPPS等,为后续数字孪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最终实现2 050 mm热连轧产线向智慧车间发展。  相似文献   
144.
发泡聚乙烯(EPE)作为常用的缓冲包装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温度影响,改变了材料的隔振性能,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坏,因此,研究了温度变化对EPE振动特性的影响。在-20~60℃温度范围下进行静态压缩和正弦扫频振动实验,获得不同温度下EPE的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建立EPE正弦扫频振动有限元仿真模型,并且证明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有限元分析静载荷和EPE厚度对共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应变条件下,EPE缓冲材料的屈服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不同温度下,实验与仿真共振频率的误差均小于6.9%,最大振动传递率的误差均小于1.68%;在不同温度下,共振频率随着静载荷和EPE厚度的增加均呈Allometric幂函数减小,在不同静载荷和EPE厚度下,共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均呈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