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ICF用铜基低密度气凝胶靶材料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过渡金属基气凝胶是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靶的候选材料。以无机铜盐CuCl2的醇溶液为前驱体,采用聚丙烯酸为分散剂,环氧丙烷为凝胶促进剂,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柱状铜基醇凝胶。铜基醇凝胶经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后即可得到浅绿色柱状铜基气凝胶靶材料,材料密度为120~150mg/cm3。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气凝胶的微结构分析可知,该样品呈现由纳米级球形颗粒均匀堆积而成的网络结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样品结晶部分的成分主要为斜方晶Cu2+2Cl(OH)3,而无定形部分的成分为水合氢氧化铜。  相似文献   
52.
微尺寸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源,碳酸钠作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和原位成型工艺制得有机气凝胶微柱、薄片.经常压下丙酮替换和后续精确温控的高温碳化工艺制备相应的微尺寸碳气凝胶.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前期反应参数,可实现碳气凝胶密度在300~1 000 mg/cm3可控、比表面积高达1 521 m2/g、具有不同内部微观结构和良好的低温力学稳定性能.所制备的微尺寸碳气凝胶是一种优秀的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多孔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53.
锂离子注入对V2O5薄膜红外振动特性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反应蒸发法制备了多晶V2O5薄膜,采用两电极多锂离子电解质向V2O5薄膜注入锂离子,测试了离子注入前后薄膜的红外反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注入对V2O5晶体红外振动影响较大。采用多晶V2O5振动模型分析了薄膜的红外振动吸收,并得到了锂离子注入产生的V2O5薄膜振动的变化是由于晶格扩展和钒离子自身杂质形成引起的。  相似文献   
54.
氧化镍薄膜在含Li+电解质中的电致变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研究了非严格去水条件下氧化镍薄膜的电化学循环和电致变色特性.以恒电流方式向薄膜中注入和抽取Li 离子,分析了光密度变化与注入和抽取离子数量的关系,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定量分析了注人Li 离子的深度分布.测试了薄膜在原始、致色和消色态的透射率光谱和薄膜的电流和透射率变化的时间响应,以及在开路状态下薄膜在LiClO4-PC电解液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了氧化镍薄膜在含有一定水杂质的LiClO4-PC电解液中的电化学循环和电致变色特性与电解质中微量水份含量的关系.发现当电解质及周围环境中含有微量水份时,对薄膜的注入电荷数量和透射率变化范围均不存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ZnO薄膜是具有多种特性的功能薄膜。采用RF磁控反应溅射的方法可制备出较高质量的ZnO透明导电薄膜。该薄膜的电阻率为7.5×10-3Ωcm;可见光透射率约为85%;载流子浓度为5.7×1019cm-3;霍尔迁移率为5.99cm2/v·s。影响ZnO透明导电薄膜性能的因素很多,但是溅射用的靶体材料,反应溅射时的温度控制以及反应的氧气氛的控制尤为重要,实验表明使用掺有3.0wt%Al2O3的ZnO靶,基片温度控制在300℃,氧氩比为1∶10能制备出性能比较好的透明导电薄膜。本文对这三方面的影响进行实验并讨论了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阳极电致变色氧化镍薄膜的研究现状,制备条件对薄膜形貌、晶粒结构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及微观结构与薄膜的动态致色范围、致色效率、响应时间的关系,分析了离子注入问题以及电致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57.
V2O5薄膜电荷储存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真空蒸发制备了V2O5薄膜,用电化学方法从Li离子电解质中向V2O5薄膜注入Li离子。研究了V2O5薄膜中Li离子储存特性、注入/退出可逆性以及电荷注入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V2O5薄膜具有较好的Li离子储存特性和注入/退出可逆性,Li离子的注入量受到膜中V^5+的含量及锂离子可占据的总位置数限制,而且离子注入V2O5薄膜的光学性能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58.
以水玻璃为前驱体,去离子水为溶剂,经溶胶-凝胶反应形成陶瓷纤维(含15%)增强的SiO2湿凝胶,采用乙醇/三甲基氯硅烷/正己烷的混合液进行一步溶剂替换和表面基团改性后,经常压干燥制备出复合SiO2气凝胶块体。该复合气凝胶密度低(0.216 g/cm3)、成形性好,经高温处理后仍保持未开裂块状。样品与纤维复合后,纤维与SiO2气凝胶网络结合较好,复合材料的孔洞保持完整,骨架未发生断裂,基本保持较明显的海绵状网络结构和球形骨架结构。通过对气凝胶样品进行微观结构和比表面积分析、热重和疏水性测试、弹性模量及热导率表征,测得复合SiO2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743 m2/g,疏水接触角为146°,弹性模量为5.1 MPa。当温度升至400℃时,该气凝胶的热导率从0.026 3 W/(m·K)增加到0.051 2 W/(m·K),疏水接触角为138°。此外,对一步法涉及的溶剂替换及表面修饰机理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李亚捷  倪星元  沈军  刘冬  刘念平 《功能材料》2013,44(12):1750-175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碳气凝胶,对其进行硝酸活化,与聚吡咯复合(化学氧化聚合法)及先活化后复合,探究活化、复合对碳气凝胶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材料的成分和形貌,通过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及循环性测试等考察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方式为先活化后复合。比电容量大大提高,约为纯碳气凝胶的3倍,扫描速率为5mV/s时,比电容量达311F/g;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稳定在较高数值;导电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0.
采用广义两步法,在典型SiO2低密度泡沫材料中均匀掺入高浓度Ge元素,获得了低密度泡沫材料中掺入某些金属元素的新工艺,克服了传统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多元氧化物混合材料所遇到的因水解速率相差悬殊而造成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