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3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1.
锂硫电池是极具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新一代高比能金属锂二次电池。拥有独特4f轨道的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电、磁与催化等性质,研究发现将稀土化合物引入锂硫电池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制约锂硫电池发展的穿梭效应和锂枝晶问题并显著提升电池性能。本文全面综述了稀土化合物应用于锂硫电池正极、隔膜和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及其解决锂硫电池关键问题的作用机制,并展望了稀土化合物应用于锂硫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热法在氟掺杂的锡氧化物导电玻璃衬底上成功合成制备了长度为400~2000 nm,从基底(80 nm)到尖端(30 nm)锥状塔式WO_3纳米线薄膜,进而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WO_3纳米线表面均匀沉积V_2O_5纳米颗粒,从而得到核壳结构WO_3/V_2O_5纳米线复合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并运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研究了该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与单一的V_2O_5薄膜相比,该复合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获得了显著增强。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更大的透射率调制幅度(776 nm为67%)和更高的着色效率(776nm为13.5 cm2/C)。该法制备WO_3/V_2O_5核壳纳米结构电致变色综合性能优良,有望在隐身材料和智能变色薄膜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成功地将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颗粒修饰在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表面,获得了PEDOT/GO杂化纳米结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杂化结构的形貌、微观结构、振动能级特征和表面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电化学性能与光吸收性能测试表明,与PEDOT薄膜相比PEDOT/GO杂化结构的电致变色性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PEDOT/GO杂化结构在480 nm处的着色态和褪色态之间的对比度由杂化之前的23.4%提高到了杂化后37.6%,着色时间和褪色时间分别由1800 ms和1500 ms缩短为600 ms和700 ms,着色效率则由杂化前的55.8 cm2/C提高至杂化后的83.4 cm2/C。研究表明PEDOT/GO杂化结构在发展新型电致变色材料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智能窗、可见光隐身材料等领域有望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对-氯苯基甲烷(DAPCM)新试剂,研究了它与铬(VI)的显色反应。在Mn(Ⅱ)和磷酸存在下,DAPCM与Cr(Ⅵ)反应生成橙红色产物,λmax为485nm,ε为1.7×105L.mol-1.cm-1。Cr(VI)量在0~8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用于电镀废液和天然水中微量铬(VI)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以Ni-Co-P/CNT复合粉体和Ni-Co-P/空心微珠复合粉体作为吸收剂,选用高分子聚合物环氧树脂作为成膜树脂,同时加入适当的溶剂、固化剂和助剂制备出纳米复合微波吸收涂料,并将涂料涂刷于塑料薄板上制备出涂层样品.使用标量网络测试系统分别测试各纳米复合涂层样品在8~18GHz范围内的微波反射率与频率之间的R-F关系曲线,来定量表征各个涂层样品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表明,以Ni-Co-P/CNT和Ni-Co-P/空心微珠复合粉体作为微波吸收剂的纳米复合微波吸收涂层具有较好的微波吸收性能,最高可达18.7dB,通过减小吸收剂粒度、提高吸收剂含量和均匀分散性以及调整涂刷层数以控制最佳涂层厚度可以提高涂层微波反射率.  相似文献   
16.
铝电解电容器因其成本低廉、存储电容量高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中。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铝电解电容器的小型化、高比容、低成本、高频低阻抗等性能要求日益激烈。根据电容器的结构特点可知提高铝电解电容器高性能的关键技术就是要提高阳极铝箔的比表面积。本文从铝原箔的质量包括化学成分、组织结构、表面质量,以及腐蚀技术包括改进工艺、添加缓蚀剂、采用模板控制等方面,总结目前科学家在提高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比表面积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以硅烷为粘接剂、片状锌、铝粉为原料,采用喷涂方式在NdFeB基体上制备了环境友好型无铬Zn-Al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相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中性盐雾试验(NSS)和电化学方法分析镀层的耐蚀性能和耐蚀机理,采用拉力试验测试涂层结合力。结果表明:Zn-Al涂层呈鳞片状,均匀致密地涂敷于NdFeB磁体表面,涂层厚度约27 μm,涂层与基体结合力可达10.95 MPa。Zn-Al对NdFeB基体起到阳极保护的作用,且涂层片状结构延长了腐蚀介质的腐蚀通道,涂层NSS测试可达600 h以上,远远超过传统电镀Zn层的耐中性盐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家琴  吴玉程 《无机材料学报》2015,30(10):1009-1017
铋系半导体BiOX(X=Cl、Br、I)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合适的禁带宽度而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与稳定性, 已成为光催化材料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的材料体系。本文首先针对BiOX(X=Cl、Br、I)光催化材料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进一步综述了国内外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包括: 微结构调控、半导体复合、贵金属沉积、离子掺杂和表面敏化等, 并针对纳米结构BiOX(X=Cl、Br、I)负载于合适载体上实现固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从而对基于BiOX(X=Cl、Br、I)新型高性能光催化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综述, 最后展望了BiOX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木瓜蛋白酶从淡水草鱼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通过正交实验对草鱼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g/20ml、酶与原料比为1∶50、在pH值为6.0、酶解36h时得到胶原蛋白提取率为13.98%。  相似文献   
20.
采用晶间掺杂法在钕铁硼合金粉体中掺入Al2O3,制备了Al2O3掺杂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研究了Al2O3掺杂对钕铁硼磁体的电阻率、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磁体电阻率随着Al2O3掺杂量的增加逐步提高,由未掺杂时的125.2μΩ·cm提高到Al2O3掺杂量为0.5 mass%时的144.4μΩ·cm,提高了15.3%;磁体矫顽力随着Al2O3掺杂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未掺杂磁体的矫顽力为13.28 kOe,当Al2O3掺杂量为0.3 mass%时,矫顽力达到最大值14.97 kOe,继续增加Al2O3掺杂量,磁体矫顽力开始下降;剩磁随着Al2O3掺杂量的增加逐步降低,由未掺杂时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