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189篇
机械仪表   11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篇
冶金工业   26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热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热电池技术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Ca/CaCrO_4锂合金/FeS_2电池体系的化学与电化学性能,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2.
高纯活性纳米γ型氧化铝的化学沉淀法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铝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通过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获得前驱体,经热处理得到高纯活性γ型纳米氧化铝.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工艺影响因素,并使用DTA、XRD、BET、TEM、激光粒度及纯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γ-Al2O3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γ-Al2O3属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7H-FD3M,原生晶粒平均尺寸为9nm左右,颗粒粒径为20nm左右,粒子大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为131.35m2/g,孔径分布为7~11nm,纯度不低于99.93%.采用该法制备高纯活性纳米γ-Al2O3,具有原料价格便宜,设备及操作过程简单,能有效除去杂质,粒子分散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从而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3.
粉末冶金高氮不锈钢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粉末冶金高氮不锈钢的优点和所采取的主要工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高氮不锈钢粉末的制备工艺和固化成形工艺。重点介绍了注射成形-烧结渗氮工艺,分析了部分产品的性能及应用前景,指出注射成形-烧结渗氮工艺是十分有潜力的制备高氮不锈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4.
二硅化钼的制备与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硅化钼是一种重要的高温发热材料和结构材料。本文首先介绍了用火花等离子烧结制备MoSi2及其复合材料的新工艺以及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和机械合金化(MA)的新发展,然后分别就二硅化钼在高温结构材料、发热元件以及高温涂层等领域的应用作以总结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oSi2材料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5.
试验探讨了粉末注射成形方法制备2∶17型SmCo磁体在烧结时Sm的挥发与氧化对烧结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炉的真空度良好(≥5×10-3Pa)时,Sm的挥发使烧结组织呈现清晰的层状结构,外层成分严重偏离设计成分,X射线分析显示为Co0.7Fe0.3及Fe2O3结构,从而影响内部组织的致密化。而当烧结炉的真空度较低(<1×10-2Pa)时,Sm的挥发与内部氧化的共同作用,使组织形成多层结构,Sm与氧元素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而挥发的Sm与氧结合生成白色粉末状的Sm氧化物沉积在烧结炉中。烧结组织中层状结构的存在抑制烧结过程中心部的致密化,是导致烧结坯体的致密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6.
介绍了纳米硬质薄膜的概念、设计思想、超硬机制、制备技术及工艺、性能、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纳米硬质薄膜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纳米硬质薄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7.
银基氧化物电触点材料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银基氧化物电触点材料的种类及发展状况,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简单介绍了制备电触点材料常用的两种方法:粉末冶金法和内氧化法。  相似文献   
178.
TiAl+TiB2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由纯金属与硼的元素粉末制备TiAl+TiB_2复合材料的合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Ti-Al-B系中,由于Ti-Al间的放热反应使TiB_2在700℃以下便可合成;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经重溶后,TiB_2粒子的相对量、形态和尺寸均没有明显的变化,显示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TiB_2粒子的存在对TiAl铸态合金有非常明显的细化晶粒作用  相似文献   
179.
钕铁硼用磁温度补偿合金的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电弧炉制备了磁温度补偿合金,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其热磁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相结构,对Fe-Ni二元合金及三元合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e-x%Ni二元合金,当31≤x≤33时,合金由γ面心和α体心立方结构组成,当x=36时,合金为γ单相结构;Mo、Mn、Si、Al、Cr等元素降低了Fe-Ni合金的居里温度、饱和磁化强度,Cu、Co、C元素提高了Fe-Ni合金的居里温度、饱和磁化强度;元素C和Mo能显著地改变合金的居里温度、饱和磁化强度,提高合金的△B/△t最大值,有利于合金磁性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0.
硬质合金注射成形注射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 ,系统的研究了注射压力、注射温度、注射速度、模具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注射成形生坯质量的影响 ,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 ,评价了各参数影响生坯质量的显著程度 ,优化了注射成形参数。结果表明 :注射温度、注射压力及注射温度与模具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生坯强度影响显著 ,注射温度和注射压力对生坯密度影响显著 ;注射压力增加 ,生坯密度和抗弯强度都增高 ;注射温度增高 ,生坯密度降低 ,注射温度在 165℃~ 170℃之间时 ,成形坯抗弯强度变化不大 ,175℃时明显下降 ;模具温度和注射速度分别为 3 0℃和 60 %时 ,生坯密度、抗弯强度达到最高值 ;尺寸为 6mm× 6mm× 42mm矩形生坯的最佳注射参数为 :注射压力 14 4MPa ;注射温度165℃ ;注射速度 60 % ;模具温度 3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