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3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针对四川某钾长石矿的矿石特性 ,综合利用钾长石中的钾、硅、铝 ,生产出硫酸钾、白炭黑、氢氧化铝、复合肥等产品 ,且无废水、废渣、易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正-反浮选新工艺处理美国蒂尔登铁矿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处理微细粒嵌布的蒂尔登(Tilden)铁矿,美国矿山局采用了选择性絮凝脱泥-反浮选工艺流程。但是,该法却不适应分选针铁矿含量高的矿石。采用正-反浮选联合流程新工艺处理该类矿石时,试验结果令人满意,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有较大提高。该新工艺流程将为今后细粒铁矿和其他矿石的选矿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预处理-反浮选(一次粗选、一次精选)新工艺提高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氯化钾产品的纯度。结果表明,新工艺可有效地脱除氯化钾产品中的石膏类杂质,显著提高氯化钾产品的品级。获得的优质氯化钾产品含KCl98.25%,回收率96.70%,含CaSO4 0.40%,硫酸钙脱除率为83.24%。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胺类捕收剂时铝土矿中-水硬铝石和含铝硅酸盐矿物单矿物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用1227、1228、十二胺、十八胺和NO作为捕收剂,捕收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1228〉1227〉十二胺,十八胺和NO捕收能力弱,选择性差。以1228作为捕收剂,三种含铝硅酸盐矿物中,叶蜡石可浮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云南某铜硫矿铜品位较低,含铜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且与主要的含硫矿物磁黄铁矿共生关系密切,脉石矿物复杂,因此,本文对该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根据矿石特点,分别进行了铜硫等可浮与铜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对比试验研究。采用铜硫等可浮-铜硫分离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18.97%,铜回收率81.08%;硫精矿含硫37.71%,硫回收率26.09%。采用铜优先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20.12%,铜回收率82.15%;硫精矿含硫37.41%,硫回收率84.48%。  相似文献   
16.
蒙古某难选赤、褐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焙烧-磁选流程处理蒙古某铁矿,在800 ℃的温度下,焙烧20 min,然后将该矿磨至细度为68% -0.074 mm,在磁场强度为96 kA/m的条件下进行磁选,可得铁品位为65.03%、铁回收率为90.49%的铁精矿,为赤、褐铁矿的广泛应用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苏丹某铁矿进行选矿工艺技术研究。试验表明,在焙烧温度为850 ℃、焙烧矿与煤比例为100∶10时,焙烧80 min,焙烧产品磨至74%-0.074 mm进行磁选,磁选精矿用10%浓度的盐酸浸出180 min,可获得产率为34.65%,铁品位60.52%,铁回收率51.26%,含磷0.29%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8.
安徽某铜矿尾矿的选铁降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徽某铜矿尾矿的矿石性质,采用磁选-铁粗精矿分级-粗粒精矿再磨-磁选-浮选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可获得产率54.75%,铁品位67.59%,回收率84.74%,含硫0.047%的铁精矿。提高了该尾矿的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并降低了铁精矿中的硫含量。  相似文献   
19.
某高镁铜镍矿石含镍0.76%、铜0.16%、氧化镁25.12%,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镍矿物主要为镍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透闪石、滑石、蛇纹石,橄榄石、透辉石及绿泥石等少量,有害杂质组分滑石、蛇纹石及绿泥石等的含量高达42%。矿石中铜、镍的氧化率均较低,原生硫化铜占总铜的87.50%,硫化镍占总镍的98.68%。为获得低镁铜镍混合精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的情况下,采用2粗2扫2精,精选1尾矿连续2次精扫选,精选2尾矿与精扫选1精矿合并返回,其他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为2.28%、镍品位为11.81%、铜回收率为70.37%、镍回收率为76.20%、氧化镁含量仅为4.38%的铜镍混合精矿,产品达到一级品质量标准(镍品位大于10%,氧化镁含量小于6%);抑镁效果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在精选段添加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制的含镁脉石矿物的高效抑制剂——改性CMC(总添加量为480 g/t)。试验流程具有稳定、低药耗、高效等优点,适合该矿石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鉴于当前采用传统环保铅抑制剂用于铜铅分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环保有机铅抑制剂PD-1。通过单矿物试验和人工混合矿分离试验研究其对方铅矿以及黄铜矿的抑制作用差异,并与重铬酸钾等传统铅抑制剂的分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D-1在乙硫氨酯(Z200)作为捕收剂的铜铅分离体系中,能够抑制方铅矿的上浮而不影响黄铜矿的回收,从而实现铜铅分离。和传统铅抑制剂相比,PD-1具有用量少、毒性低的优点,有望成为重铬酸钾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