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0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81.
近日,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宣布推出Internet.org,联合爱立信、联发科、诺基亚、欧普拉、高通、三星,致力于推广互联网的全球化,未来将让近50亿人口接入互联网。目前,全球有27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3)接入互联网,每年互联网使用的增长率不到9%,由于互联网已起步多年,因此这一增长速度并不乐观。Internet.org旨在使全球还没有实现联网的2/3人口使用互联网,并为第三世界国家接入互联网的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相似文献   
282.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淬火方式以及时效条件对6005A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6005A的合金的TTP(time temperature properties)曲线,发现其鼻尖温度在370℃左右。研究了7005合金的双级时效过程,该合金淬火后,经105℃,8h+155℃,5h的双级时效,可获得HB为116的高硬度。  相似文献   
283.
利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等手段研究了Cu—25A1—3Mn形状记忆合金淬火态马氏体亚结构特征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实验合金淬火态马氏体内部亚结构为(121^-)2H孪晶,该合金马氏体中产生T谱的孪晶是一些具有不同厚度的、平行入射电子束的片状非相干散射体,孪晶亚结构中最薄孪晶片厚度小于2.02nm;在加热过程中,部分2H马氏体向18R马氏体转变,出现了层错亚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84.
针对磷脱氧铜管与低碳钢储罐钎焊后漏气失效问题,采用金相、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AX)对失效器件进行分析,发现铜管漏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钎焊过程中,预热和钎焊工艺不恰当,导致焊接气氛交替出现氧化性和还原性,使得铜管发生氢脆,产生裂纹。同时在加热和冷却时,由于异种材料的热胀系数差别过大,产生的较大热应力作用于已存在的裂纹,促使裂纹二次扩展,甚至使得晶粒脱落产生空洞,最终导致焊接接头漏气失效。提出了合理控制燃气比、钎焊加热时间和焊后冷却时间,以改善钎焊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5.
利用电阻-温度曲线测量,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Cu-12.37Al-3.14Mn-0.10Zr合金母相状态时效时马氏体转变特性及其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较强的抗中温母相时效性能,在400℃的母相状态时效96h后仍具有良好的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特性,可逆马氏体转变量高达90%以上,时效初期,马氏体相变点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仅10-15℃左右,后期变化不大,该合金淬火态马氏体具有M2H结构,随时效时间的延长,逐步变化为M18R结构,该合金时的出相为γ2相,它的析出导致母相基体贫Al,电子浓度下降,从而产生马氏体相变点升高,马氏体结构类型改变等时效效应。  相似文献   
286.
通过电阻-温度曲线测量、金相组织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热循环对高M_(?)点Cu-11.9Al-2.5Mn(质量分数,%)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合金在热循环过程中相变点下降,但仍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和耐热性。这是由于合金马氏体结构(β=89.6°)与N18R非常接近,抑制了M18R→N18R的转变过程与循环中位错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两者实质上都与有序度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87.
将固溶水淬处理后的Cu-2.7Ti-0.15Mg-0.1Ce-0.1Zr合金分别进行单级时效和组合时效处理,然后在30℃的3.5%NaCl溶液中进行腐蚀实验,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腐蚀速率测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的测试与分析,研究合金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组合时效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腐蚀3 d后,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蚀产物膜,对合金表面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浸泡腐蚀30 d后,腐蚀程度加深,腐蚀产物增多,腐蚀产物主要为Cu_2O,CuO和Al_2O_3等组成的络合物,单级时效合金和组合时效合金的腐蚀深度分别为20和10μm,年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0.076 9和0.062 3 mm/a。  相似文献   
288.
研究了Cu-Be-Co-Zr合金480℃恒温时效条件下的时效析出动力学。根据导电率与析出相体积分数的关系,计算了Cu-Be-Co-Z合金不同时效时间(0,30,60,120,180,240,360,480,600 min)对应的析出相转变比率,建立了Cu-Be-Co-Zr合金480℃时效条件下的析出相变动力学方程和导电率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等温转变动力学S曲线;采用固态热分解反应机理的积分方程,揭示了Cu-Be-Co-Zr合金时效析出转变机制为受扩散控制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89.
李周  许红升  叶彬  葛斐  荣秀婷  徐强 《电气自动化》2017,(5):20-23, 101
以安徽为例,现有电力通信网络存在地县网络分离、局部环节带宽资源薄弱、光纤资源分配不合理、自我保护机制不足等状况。网络拓扑的生成方式局限于在网管软件平台手动绘制的传统方式,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地县一体化与电网智能化发展的需要。针对该现状,提出适合电力通信网络结构优化及拓扑生成的算法,建立了一种图论数学模型,将实际网络的物理模型转化为计算模型,便于电力通信网络拓扑特征的发现,实现地县一体化网络多层拓扑的自动生成。应用实例分析表明,能够提高网络的抗单点失效性、业务承载力等,生成的拓扑图层级清晰、布局合理,为评估和提高网络的生存能力、改进拓扑生成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90.
研究Cu-2.7%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其高温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细小的Al2O3粒子均匀分布在铜基体当中,部分粗大的Al2O3粒子分布在晶界上。拉伸试验表明Hall-Petch机制是影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室温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其高温强度主要由于Al2O3粒子对晶界和亚晶界与位错的强烈钉扎作用。合金在700°C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237 MPa和226 MPa。拉伸断口表明弥散强化铜合金显示出高温脆性。蠕变测试表明400°C下的稳态蠕变速率比700°C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小很多,其400°C和700°C的蠕变应力指数分别为7和5,蠕变机制为位错核心扩散型和晶格扩散型蠕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