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3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和验证性实验的方法, 研究乙酸根配位浸出硫酸铅的热力学问题。首先, 通过Pb(OH)2-H2O体系的热力学计算评价了Pb(OH)64-形成常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考虑Pb(OH)64-存在时所得计算结果明显不符合Pb(OH)2两性化合物的性质, 因而不建议采用。然后, 计算并绘制了乙酸根配位浸出硫酸铅的热力学平衡图。结果表明, 在不同总乙酸根浓度下, pH值在6~9的范围对乙酸根浸出硫酸铅更有利, Pb(Ac)42-是该pH值区域中铅的主要物种; 并且, 总乙酸根浓度越高, 浸出液中, Pb(Ac)42-与游离Ac-的浓度比越高, 表明浸出硫酸铅的乙酸根利用率随之增大。此外, 根据电中性原则、质量守恒原则和同时平衡原理, 计算并绘制了不同HAc和NaAc比例的初始液浸出硫酸铅平衡后各溶解物种的lgc-[Na]/[Ac]T图, 表明总乙酸根一定时浸出液铅浓度随着初始液乙酸钠比例增加而增加, 验证性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结果趋势上一致。   相似文献   
32.
由于C元素与铝熔体难浸润,很难形成合金化的A1-Ti-C。提出了电解法制取A1-Ti-C中间合金的新工艺,旨在探索一种性能稳定、成本较低的Al-Ti-C合金化工艺。结果表明,电解法制备的中间合金C的吸收率明显提高,是相同工艺条件下铝热还原法的1.2倍,解决了C、Ti与铝熔体浸润难的问题;同时在合金中形成了数量更多、分布更均匀的TiC颗粒,明显改善了细化剂的细化效果。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化学转移法"在交前液中除锡的工艺。研究表明,双氧水能够高效地将钨酸钠溶液中的SnS32-氧化成SnO32-并消除SnS32-的危害性。SnS32-氧化率随试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4.
针对钨冶金中阴离子与季铵树脂亲和力的争议,选用季铵型色谱柱,利用离子色谱仪研究了不同柱温下NaOH、Na2CO3和NaHCO3对阴离子的洗脱行为,由此获得阴离子与季铵型色谱柱的亲和力顺序,以及动态交换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NaOH淋洗时离子对季铵型色谱柱的亲和力顺序为:MoO42->WO42->AsO43->PO43->SO42->Cl->F-,而用Na2CO3或NaHCO3淋洗时,磷和砷分别转化为HPO42-和HAsO42-形态,导致其与色谱柱的亲和力减弱;淋洗剂对阴离子洗脱能力的顺序为:NaOH>Na2CO3>NaHCO3;NaOH淋洗时温度对各离子出峰时间影响显著;NaOH和Na2CO3淋洗时可通过范特霍夫曲线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并且算得的相对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顺序与离子对季铵型色谱柱的亲和力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以盐酸分解—溶剂萃法用稀土磷精矿生产磷酸、回收稀土。针对磷精矿盐酸分解液成分复杂的特点,分别研究了以正丁醇、TBP、N235为有机溶剂萃取酸、稀土及杂质离子。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N235和TBP都具有较好的萃酸效果;正丁醇优先萃取盐酸,N235优先萃取盐酸和铁离子,当溶液酸度至pH=1.5左右时,由于磷酸二氢钙的产生,正丁醇或N235的萃取过程发生乳化;TBP优先萃取磷酸,对稀土离子有较好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36.
P507-N235体系稀土萃取分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507-N235无皂化萃取体系稀土分离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507中加入N235可提高La/Ce分离系数,且分离系数随N235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相比O/A越大,La/Ce分离系数越高;萃取混合时间应控制在8 min较为合适;对比实验发现,P507-N235体系稀土元素间分离系数普遍高于现有的P507体系。  相似文献   
37.
探讨了铟在基夫塞特直接炼铅工艺主要工序中的富集规律和机理。热力学分析表明:在基夫塞特炉中,In2O3的还原率在30%左右,即约30%的铟进入粗铅,60%左右的铟进入炉渣,其它10%的铟烧结及还原时进入烟气而损失。延长物料在电热区的滞留时间、优化传质条件及加大电热区的还原气氛,会有更多的铟进入粗铅。  相似文献   
38.
应用“初始速率法”研究了仲钨酸铵(APT)晶体的线生长级数。采用不同初始钨浓度下,APT成核期晶体线生长速率最大值(L·max)和平均线生长速率(L·)作为“初始速率”,测出的APT晶体线生长级数分别为0.93和0.79。  相似文献   
39.
随着我国经济及稀土工业的发展,稀土行业急需稀土材料开发与应用、稀土冶金、稀土矿物开采和加工等的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目前华东各高校乃至全国尚无一所高校设有稀土工程专业。在此情况下,我们依托冶金工程专业开设了稀土工程新专业,为此在吸收2003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所提出的建议基础上.以及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江西省自然资源、产业优势以及吸收、借鉴国内部分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对稀土工程本科专业及其课程体系进行了设置。  相似文献   
40.
以碳化过程和碳化机理分析为基础,以蓝钨(WO_(2.9))和紫钨(WO_(2.72))为原料,研究了碳化温度、碳化时间和W粉粒度对制取WC粉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WO_(2.72)为原料时,所制备的粉末粒度均小于以WO_(2.9)为原料所制备的粉末粒度,故以WO_(2.72)为还原碳化制备超细WC粉的原料为最优选择。在W粉粒度为0.2~0.3μm,碳化温度为1 350℃,碳化时间为10min/舟的条件下,最终得到WC粉粒度为0.4~0.5μm,完全符合超细WC粉末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