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0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高温预析出对7055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金相显微分析和TEM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固溶后降温过程中高温预析出处理对7055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高温预析出可在晶界形成不连续的析出相; 465 ℃预析出在保证合金强度的同时, 抗应力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并且随着固溶后预析出时间的延长, 晶界上析出相更加粗大离散.  相似文献   
122.
以析出热力学、长大动力学及强化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具有盘/片状、棒/针状析出相铝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尺寸、体积分数变化及其对时效合金强化效果的影响,得到了合金成分、时效参数与组织参数、屈服强度间的解析关系式,进而从微观—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建立起了具有盘/片状、棒/针状析出相铝合金的时效工艺—屈服强度量化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6061合金和Al—Zn—Mg合金的时效性能预测,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同时,详细讨论了析出相长径比对时效温度以及合金处理状况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3.
随机分布Fe纳米线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具有纳米级孔洞的多孔氧化铝模板上,用电沉积方法制备出α-Fe纳米线有序阵列组装膜.用10%NaOH将纳米线溶液解离,并使之与树脂混合均匀,制成随机分布Fe纳米线/绝缘体复合吸波材料,并对其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铁纳米线体积分数的提高,随机分布的Fe纳米线/绝缘体复合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也随之增大;用测试电磁参数计算了不同厚度的反射率,体积分数为25%随机分布的铁纳米线/绝缘体的复合吸波材料最佳吸收厚度为1.14 mm;在9.7 GHz时,反射率达-45 dB,小于-5 dB时,反射率带宽达到9 GHz;随铁纳米线/绝缘体的复合吸波材料厚度的增加,吸收峰位向低频移动;随铁纳米线体积分数的增加,其吸收率明显增大,同时最佳吸收厚度也减小.  相似文献   
124.
肖代红  陈康华  宋旼 《热加工工艺》2007,36(8):52-54,57
采用光镜、扫描电镜、差热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包括均匀化处理、固溶及人工时效处理等)对Al-5.3Cu-0.8Mg-0.5Mn-0.6Ag(质量分数)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理想的热处理工艺是均匀化制度为500℃×12h,固溶温度为525℃,人工时效制度为185℃×8h.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达到570 MPa,伸长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25.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OS)和硅溶胶为前驱体制备了硅氧烷基涂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硅氧烷/硅溶胶比例下,添加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氧烷/硅溶胶为1∶2时,添加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涂层综合性能最好;添加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可通过降低涂层的表面能,可以有效提高涂层的防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26.
微量Ti、Cr对Al-Zn-Mg-Cu-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拉伸试验、晶间腐蚀与应力腐蚀实验,结合金相观察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研究微量Ti和Cr对Al-Zn-Mg-Cu-Zr合金弥散相、再结晶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Zn-Mg-Cu-Zr合金中,添加0.04%Ti(质量分数,下同)可使合金抑制再结晶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降低;复合添加0.04%Ti和0.04%Cr,形成含有少量Cr的Al3(Zr,Ti)弥散相,合金抑制再结晶的能力显著增强,合金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抗应力腐蚀性能显著提高,抗拉强度为687.6 MPa,屈服强度为651.4 MPa,比不含Ti和Cr的合金分别提高15.3 MPa和7.8 MPa,应力腐蚀裂纹萌生时间由161 h延长至306 h。  相似文献   
127.
7075和2024铝合金的固溶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49,自引:10,他引:39  
研究了升温固溶处理对提高7075和2024铝合金的结晶相固溶程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升温固溶可使最终固溶温度超过多相共晶温度而不产生过烧组织,提高结晶相固溶程度。7075合金的结晶相较2024合金的易于固溶,两种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固溶程度密切相关。强化固溶的7075合金强度提高约20%,断裂和屈服强度可达660MPa和606MPa,其性能提高的幅度大于强化固溶的2024合金。  相似文献   
128.
采用熔炼铸造法制备复合添加Zr、Cr及复合添加Zr、Cr和Yb的2种Al-Zn-Mg-Cu合金。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并进行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l Zn Mg Cu-Zr-Cr-Yb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始终保持以小角度晶界为主的纤维状组织,这归因于合金中析出的大量细小(10~20 nm)、弥散分布的(Al,Cr)3(Zr,Yb)相,阻碍了位错和晶界迁移,明显抑制基体再结晶。由于Yb元素的加入,合金的硬度、强度、伸长率和断裂韧性提高,断裂韧性由24.2 MPa·m1/2提高到32.4 MPa·m1/2。同时,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提高,应力腐蚀开裂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SCC)由10.6MPa·m1/2提高到17.0 MPa·m1/2,晶间腐蚀深度减小,剥蚀敏感性降低,剥蚀等级由EB+降为EA。  相似文献   
129.
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与增强相在整个材料中形成各自的三维连续网络并且互相缠绕,该结构可充分发挥各组成相各自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它已成为最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及其预制件的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且指出了各种工艺的特点.评述了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着重介绍了网络互穿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摩擦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0.
TiN/Ti(C,N)涂层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在TNMG120408型号的硬质合金刀片上沉积了TiN/Ti(C,N)单层与多层涂层,通过XRD、SEM、纳米压痕、划痕仪与冲击测试等方法,比较分析了TiN/Ti(C,N)涂层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iN单层涂层的晶粒形貌为典型的喇叭口结构,Ti(C,N)单层涂层为平直的柱状晶结构;而TiN/Ti(C,N)多层涂层为柱状晶结构,形成了TiN、Ti(C,N)交替排列的结构。TiN与Ti(C,N)单层涂层均呈(220)生长织构,而TiN/Ti(C,N)多层涂层呈(111)生长织构。Ti(C,N)单层涂层表现出较好的硬度,而TiN/Ti(C,N)多层涂层则表现出与基体更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