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4篇
  免费   1621篇
  国内免费   1318篇
电工技术   1077篇
综合类   1276篇
化学工业   1805篇
金属工艺   1303篇
机械仪表   1163篇
建筑科学   1230篇
矿业工程   535篇
能源动力   314篇
轻工业   1305篇
水利工程   458篇
石油天然气   666篇
武器工业   208篇
无线电   15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32篇
冶金工业   632篇
原子能技术   387篇
自动化技术   197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691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419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938篇
  2012年   1107篇
  2011年   1120篇
  2010年   1065篇
  2009年   1101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1031篇
  2006年   973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8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为实现稀土尾水中钇离子(Y3+)的回收,探究了好氧颗粒污泥(AGS)对Y3+的吸附-解吸附效果。考察了混合方式、初始Y3+浓度、pH、盐度、铅离子及粒径对AGS吸附效果的影响。相比于搅拌及振荡,曝气混合下AGS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80%以上的吸附在前10 min完成。当初始Y3+浓度<50 mg/L时,AGS能完全吸附废水中Y3+离子,此后吸附率随着Y3+浓度的增大而减小。H+、Na+和Pb2+会与Y3+竞争AGS上的吸附位点,导致吸附率减小。0.6~1.0 mm的AGS吸附容量最大,2.4~3.0 mm的AGS经人工破碎后吸附容量增大15%。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动力学符合伪二级模型(R2=0.9999),表明化学吸附起主导作用;Webber-Morris方程分析表明颗粒内扩散是影响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热力学符合Langmuir模型(R2=0.9849),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单分子层吸附过程,拟合得到最大吸附量为Qmax=24.39 mg/gSS。利用XPS对吸附前后AGS进行表征,发现参与吸附官能团有酯基、羧基、氨基,同时与K+进行离子交换,钇在AGS表面的主要化学态是Y2(CO3)3。探究了硝酸及氯化铵对吸附饱和AGS的解吸效果。HNO3的单次解吸附率(99%)明显高于NH4Cl(64%),但五次吸附-解吸附循环后,HNO3组解吸附率降至10%,NH4Cl组解吸附率仍维持在50%。  相似文献   
142.
利用状态反推方法确定最速离散二阶系统的线性区域的边界特征线及控制特征线,以相平面上的点及边界曲线、控制线的相对位置按线性规则确定控制量的大小,区分可达区与线性区,并依此构造最速分段线性函数形式的跟踪微分器(Tracking-differentiator,TD),这种算法可以方便地修改特征点,适应能力强,而且运算中不包含任何根号运算,使得控制综合函数的形式极大简化,有利于工程实现.对正弦信号及方波信号的仿真结果表明了上述结论的合理性.验证了特征点分段线性算法在适当修改特征点后得到的TD,与经典TD以及它的线性近似进行比较,跟踪能力和微分提取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应用移动平均算法构成的跟踪微分器组,具有相位补偿功能,适当选取TD参数后,得到了滤波能力强、相位特性良好的滤波器,并应用于基于长定子齿槽检测的永磁电动磁悬浮列车的测速定位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TD按相位补偿确定的方案能有效滤除脉冲和扰动等噪声,对过轨道接缝时的畸变信号进行修复,边界容易修改,算法简单有效,实时性强,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43.
凌绍明  沈文闻  隆金桥 《化学世界》2003,44(12):622-625
以银原子团簇作晶种,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分散性好、规则球形的(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液相(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和高压微波合成的液相金纳米粒子的最强共振散射峰均在580nm处,它们的吸收光谱图相似,最大吸收分别在518.5nm和524.8nm。  相似文献   
144.
张学骜  陈柯  龙永福  谢凯 《现代化工》2004,24(10):39-42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O-b-PS),用红外光谱(IR)、氢核磁共振(1HNMR)和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进行了初步的自组装研究。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布谷鸟搜索算法局部搜索能力不强的缺点,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局部搜索的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用于求解工程结构优化问题。引入惯性权重以平衡算法的勘探和开采能力; 利用随机局部搜索方法对当前最优解进行局部搜索, 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两个工程结构优化问题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了一种高灵敏度液面探测(LLD)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的应用。系统以接触式电容法原理为核心,采用强绝缘金属双套管采样针作为探测传感器,配以基于锁相环相位比较器的电容检测电路,并结合自适应有效脉冲识别算法,实现了生化分析仪样品交叉污染率不大于0.3%和最小2μL样品时加样误差不大于±3%的性能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表明:系统具有探测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和运行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7.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拓扑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经典的分簇算法HEED和EEUC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它们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簇首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拓扑控制算法,即DCHEB算法。该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簇划分方案,通过此方案可以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合理分簇,使得簇首节点位于合适的位置上,平均了各个簇的节点个数,可以避免簇内的边缘节点过早死亡。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工具验证了该算法对减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和延长其生存时间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8.
介绍了开放型电石炉绝缘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绝缘材料的运行条件,讨论了绝缘系统的设计问题,提出了绝缘测试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9.
简要介绍UHDE-AMV合成氨装置中管线的数量、种类,并详细介绍了在我国大化肥行业中首次采用的特种钢管——X20CrMoV121的焊接  相似文献   
150.
介绍了乙烯、丁二烯和苯乙烯等单体在水介质中用过渡金属络合催化剂合成有规立构聚合物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钴系催化剂在水介质中合成间同1,2-聚丁二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