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The Fe-based alloy coatings reinforced with in situ synthesized TiB2-TiC were prepared on Q235 steel by reactive plasma cladding using Fe901 alloy, Ti, B4, and graphite(C) powders as raw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C/B4C weight percentage ratio(0-1.38) on the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and wet sand abra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s consist of (Fe, Cr) solid solution, TiC, TiB2, Ti8C5, and Fe3C phases. The decrease of C/B4C ratio is propitious to the formation of TiB2 and Ti8C5. Increasing the C/B4C ratio can help to refin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atings. However,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middle-upper of the coatings and the wet sand abrasion resistance of coatings degenerate with the increase of C/B4C ratio. The coating exhibits and the wet sand abrasion resistance at C/B4C=0 and its average mass loss rate per unit wear distance is 0.001 2%/m. The change of the wet sand abra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with C/B4C ratio can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e changes of microhardness and the volume percentage of the ceramic reinforcements containing titanium in the coatings.  相似文献   
82.
以等离子喷涂Al2O3-13%TiO2陶瓷层为封孔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法(以TEOS为SiO2的前驱体)制备了一种新型KH-570/SiO2杂化封孔剂,研究了封孔剂中KH-570含量对涂层封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KH-570成功接枝到SiO2表面,形成了KH-570/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当TEOS与KH-570的体积比为4∶5时,杂化封孔剂的性能优良,其固含量为36.66%,可以获得均匀、无裂纹的膜层,此时涂层中的孔隙率最低,为4.88×10-3%。  相似文献   
83.
反应等离子喷涂 TiN 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TiN具有硬度高、韧性好、摩擦系数小、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刀具、装饰、表面防护等领域。目前制备TiN涂层的方法有很多,如气相沉积、热喷涂、电镀等,反应等离子喷涂则是最常用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制备方法。概述了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包括反应等离子喷涂涂层的形成过程及工艺的优缺点。综述了反应等离子喷涂TiN涂层的喷涂工艺及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涂层的制备方法(原位合成法、烧结破碎法)和性能特点,重点分析了涂层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并提出了可以依靠热处理工艺或封孔技术来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依据实验和查阅的文献,反应等离子喷涂结合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和等离子喷涂技术,可以制备质量优良的厚TiN涂层(500μm),是一种新型的低成本涂层制备技术,但是反应等离子喷涂制备TiN涂层存在孔隙率较高(5%~10%)、结合强度较低(50 MPa)的问题。分别从技术、设备、工艺、后处理四个方面总结了改善涂层质量的相应措施,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4.
四透视检验法如果将上述透射照相法的底片盒子拿掉,代以萤光板,使塗有发光物的一面背向检验品,那么在萤光板上,我们便可以看见明暗与底片的相反的像。表示仪器装置法之一。为了便利工作和保护工作者,用镜10将萤光板的像反射出来。如果用透视法来进行零件的大量检验,则它能够保证高度的生产量。由于这个关系,透视法是选择零件的重要方法。但是,必须注意,透视法对于显示小瑕疵的灵敏度比之照相法低得多。所以,如果需要高度准确性的话,透视法是不适用的。苏联很多工厂的经验都指出这一点。例如,当检验厚15公厘以下的轻合金成品时,透视法僅能  相似文献   
85.
对铝基合金连续铸造的工艺流程、设备、主要工艺参数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铝合金生产过程中易产生裂纹、氧化物夹杂等缺陷的原因,通过对连铸产品组织与性能的观察与分析,对以后铝合金的连铸生产与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6.
浇注系统设计是生产高质量铸件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控制金属液充型速度及充型时间,使金属液平稳地进入铸型,同时能阻止熔渣和其他夹杂物进入型腔,尽可能减少金属液的二次氧化.本文指出了传统砂型铸造浇注系统设计方法在避免金属液产生二次氧化夹渣方面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液态金属临界流动速度概念,针对临界流动速度设计浇注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减压内浇道的砂型铸造浇注系统方法,使浇注系统既能具有良好的挡渣作用,又能避免金属液在充型过程中发生喷射和飞溅现象,减少金属液的二次氧化.  相似文献   
87.
Al2O3+ZrO2层状复合陶瓷的表面抗裂纹行为及抗热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压痕一强度法获得了Al2O3 Zr02单层和层状陶瓷的表面抗裂纹曲线,用压痕法测试了2种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分析了材料的表面抗裂纹行为、抗热震性与断裂形貌,强韧化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毒明:Al2O3 ZrO2层状陶瓷对表面裂纹表现出不敏感性,临界热震温差为400℃,高出单层陶瓷150℃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2种陶瓷的表面抗裂纹及抗热震性能与材料的强韧化机制密切相关。表面压应力作用强化了相变增韧效果,改善了材料的表面抗裂纹性能和抗热震稳定性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以甲醛和苯酚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制备高成炭率酚醛树脂。系统地考察了甲醛/苯酚摩尔比、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工艺参数对酚醛树脂的收率、固含量、游离甲醛含量、粘度、固化损失率以及成炭率等的影响,确立了制备高成炭率酚醛树脂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酚醛树脂700℃,氮气气氛下的成炭率高达73.8%,远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市售的普通酚醛树脂成炭率(57.5%)。  相似文献   
89.
本文针对金属切削机理研究中应用高频显微摄影法的具体情况,阐述了有关高频显微摄影技术中的摄影机的选择,高频摄影机与光学显微镜的联结方式、摄影参数的选择、光源及切削区照明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0.
相含量的变化对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氧化钇含量对氧化锆陶瓷相含量和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性能变化的原因和传统抗热震理论的不足 ,同时简化了急热急冷条件下抗热震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 :氧化钇含量为 2 5mol,%时 ,15 80℃× 1h常压烧结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的抗热震性最佳 ;氧化钇含量为 3 0mol,%时 ,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氧化钇含量为 3 5mol,%时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最大 ;在急热急冷条件下 ,对于相组成不同的同种材料而言 ,材料的抗热震性可简单表述为抗弯强度和线膨胀系数的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