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5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通过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磁性测量等方法系统研究Cr3C2含量和快淬速度对SmCo7-x(Cr3C2)x(x=0.10-0.25)非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的快淬速度下(20 m/s)下,合金主要由SmCo7主相和少量Sm2Co17R相构成,且SmCo7相的晶粒尺寸随着Cr3C2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快淬速度的增加,合金的XRD衍射峰强度变弱、衍射峰宽化,表明SmCo7主相的晶粒尺寸随着快淬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快淬速度增加至40 m/s时,SmCo7-x(Cr3C2)x(0.15≤x≤0.25)合金均形成了非晶态结构,合金的磁滞回线表现为软磁性的窄回线,矫顽力为0.004~0.007 T.采用DSC对合金的晶化行为分析表明,在650℃时SmCo7相首先从非晶基体中析出,在770℃时Sm2Co17相析出.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一种新的粉末冶金材料制备工艺——冲击成形。介绍了其成形工艺和成形机理:冲击波以非常快的速度和强烈的冲击能作用在粉末颗粒表面,各种能量作用于颗粒而使表面融化形成液相,压坯出模冷却固化成形。简述了其制备的材料及其研究现状:冲击成形制备出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非晶粉末和金属-陶瓷复合粉末的材料,开发出了双冲击圆柱法、高温法、离子束装置等各种成形方法。由于它通常不需烧结,所以在经济上是一种可选择的材料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73.
温压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压工艺在制造低成本、高密度、高强度、高精度异形复杂的粉末冶金零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因而,详细介绍了该工艺所具有的诸如压坯密度大、强度高,烧结密度高、密度分布均匀,脱模压力低,制造成本低等技术与经济特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如温压用粉末制备、新型润滑剂和温压系统;总结了其致密化机理,即颗粒重排和塑性变形,并概括了其应用状况。最后指出发展我国温压工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压制压力对微波烧结W-Ni-Fe高密度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还原钨粉、羰基镍粉和羰基铁粉为原料,研究了压制压力对微波烧结90W-7Ni-3Fe高密度合金性能的影响,并对分别在1 480℃和1460℃烧结的合金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微波烧结W-Ni-Fe高密度合金的密度和力学性能随压制压力升高而升高,在600 MPa时达到最大,随后迅速下降.在1 480℃进行微波烧结的合金,其各项性能明显高于在1 460℃烧结的,例如,在600 MPa时,前者的相对密度为97.5%,而后者为96.3%;前者的断口存在穿晶断裂,后者则沿晶断裂明显.  相似文献   
75.
微波烧结对粉末冶金铜材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波工艺烧结铜粉压坯,用排水法、布洛维硬度计、拉力试验机测量试样的相对致密度、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30min内将微波烧结温度由室温升高到1 000℃再保温10min即可获得相对密度达92.68%的烧结试样,其硬度和延伸率均高于相同温度下的常规烧结试样,但抗拉强度略有降低.还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测、分析试样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显示:微波烧结试样的晶粒比常规烧结试样的细小且孔隙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76.
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对纯铁粉和添加了不同润滑剂的铁粉致密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铁粉的形貌,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试了压坯中铁粉晶粒(110)晶面衍射峰的半高宽,并测定了粉末的氧含量和压坯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制压力下,纯铁粉在室温压制时的压坯密度均高于130℃时压制的,其室温时的(110)面衍射峰半高宽也高于同样压力下130℃时压制的;在室温压制时,添加硬脂酸锌的铁粉在不同压力下的压坯密度均高于添加WSA的铁粉;而添加了硬脂酸锌和WSA的铁粉在130℃压制时,其压坯密度高于同样压力下室温压制时的;此外,纯铁粉在温压时,其粉末颗粒的加工硬化程度增加;而添加了润滑剂的铁粉在温压时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减缓了压坯加工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7.
合金元素对烧结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述了两类合金元素(代换元素:Co,Dy或Tb与掺杂元素:M1(低熔点元素):Cu,Al,Ga,Sn,Ge,Zn等与M2(高熔点元素):Nb,Mo,W,Zr,Ti,V,Cr等)的添加对烧结Nd-Fe-B永磁合金的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两种合金化方式(传统合金化方式:在熔炼前加入合金元素;晶间合金化方式:在球磨或气流磨前加入合金元素)对烧结Nd-Fe-B磁体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的不同影响;最后指出晶间合金化复合添加方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产高性能Nd-Fe-B磁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研究一级时效、两级时效和多级时效处理对Sm(CoFe0.20Cu0.12Zr0.03)7.5磁性能的影响,并引入扩散长度探讨材料时效处理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一级时效处理的温度越高,材料的扩散系数DT1越大,达到某一特定扩散长度所需的时间越少,即磁体达到矫顽力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在连续降温处理过程中,达到某一特定扩散长度所需的时间与降温幅度和扩散系数有关,Cu原子的扩散长度是连续降温时效处理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Sm2Co17型永磁材料的典型显微结构是由2-17R主相和1-5胞壁相所组成的胞状结构以及片状结构构成。当一级时效温度T1和二级时效温度T2固定时,达到特定扩散长度所须的时间与这2个温度下磁体的扩散系数成反比。Cu原子沿片状相的扩散速率比沿晶内体扩散速率大,当磁体内片状相含量较多时,Cu原子的扩散系数可大大增加,可有效缩短扩散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79.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6种Sm(CobalFe0.1CuyZr0.04)z烧结磁体,每种成分磁体都进行了热处理工艺优化实验;并对合金成分对磁体的显微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值较小的磁体有较多的15相,室温的Br、Hα与(BH)max都较低些,但方形度(K)较好,因此适当减小z值有利于提高高温磁性能;Cu含量的增加使15相的畴壁能(γ5)减少,217相与15相的畴壁能差(△γ)增加,从而使矫顽力增加,但Cu含量太高,如果不同时增加Sm含量,将导致Br与(BH)max急剧下降;z值较低,同时Cu含量又较高的Sm(CobalFe0.1-Cu0.16Zr0.04)6.7磁体具有最佳室温磁性能与方形度.  相似文献   
80.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6种Sm(CobalFe0.1CuyZr0.04)z烧结磁体,每种成分磁体都进行了热处理工艺优化实验;并对合金成分对磁体的显微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值较小的磁体有较多的1∶5相,室温的Br、Hci与(BH)max都较低些,但方形度(K)较好,因此适当减小z值有利于提高高温磁性能;Cu含量的增加使1∶5相的畴壁能(1γ∶5)减少,2∶17相与1∶5相的畴壁能差(Δγ)增加,从而使矫顽力增加,但Cu含量太高,如果不同时增加Sm含量,将导致Br与(BH)max急剧下降;z值较低,同时Cu含量又较高的Sm(CobalFe0.1-Cu0.16Zr0.04)6.7磁体具有最佳室温磁性能与方形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