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6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对60Si2Mn钢闪光对焊接头进行不同方式热处理,机械性能试验表明:只要热处理工艺合适,可以具有与母材相同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不同的原始组织、加热速度或不同的临界区保温时间,使复合组织中α、M二相的相对含量及分布形态发生变化。试验表明:铁素体以针条形态,对提高低温韧性有益。但有最佳含量,含量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母相预变形对Fe-23Ni-0.55C合金马氏体相变表面浮凸形貌、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相预拉伸变形和压缩变形对Fe-23Ni-0.55C合金马氏体影响有所不同.母相预拉伸变形,其马氏体由透镜状变为细针状,表面浮凸角增大;母相预压缩变形,随变形量的增大,不但其马氏体边缘破碎,而且马氏体中脊发生弯曲、甚至断裂.但是母相预变形并未改变其马氏体相变的惯习面和表面浮凸形貌.惯习面仍为{259}f,表面浮凸形貌均为"N"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重熔试验研究Al-5Ti-1B和Al-10Sr中间合金在A356熔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A356合金经熔体处理后流动性较母材提高17.36%,T6处理后α-Al枝晶细化,二次枝晶间距仅为16.8μm,共晶硅圆整,抗拉强度达269 MPa、屈服强度203MPa、伸长率12.5%、硬度92 HBW。伴随重熔,细化变质效果逐渐衰退,熔体质量下降,以致力学性能和流动性下降。试验发现固溶后快淬可减小变质衰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经过表面修饰的纳米SiC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M200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通过磨损表面的显微分析和能谱分析,研究载荷为400~1300 N、滑动速率为0.42~0.84 m/s范围内,纳米SiC微粒对油润滑条件下钢/钢摩擦副磨损机制转变的影响,并建立磨损机制图。结果表明:低速低载荷条件下,纳米SiC微粒的添加破坏润滑油膜的连续性,造成磨损量增加;高速高载荷条件下,纳米SiC微粒通过隔离摩擦副,变宏观滑动磨损为微观滚动磨损,并抑制黏着磨损的产生,提高了润滑油在恶劣环境下的润滑能力,降低了磨损量。  相似文献   
16.
Al-Sb-Mg中间合金对A356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Sb和Al-Sb-Mg对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Al-Sb-Mg中间合金中,Sb主要以AlSb和Mg3Sb2化合物的形式存在;Mg对sb变质A356铝合金有促进作用,AlSb和Mg3Sb2作为异质核心,促进了共晶硅的形核;与Sb变质相比,Al-Sb-Mg能获得更好的变质效果.Al-Sb-Mg变质A356合金经T6热处理之后,а-Al由粗大树枝状变为细小等轴晶状,共晶硅由粗大针片状变为细小颗粒状,且在а-Al基体中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NiCrAl、Al金属耐蚀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熟震实验、盐水浸泡实验、极化曲线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金属涂层与基体结合紧密,孔隙率为9.68%,在350℃反复热震30次涂层表面未出现裂纹、翘起、脱落现象;NiCrAl、Al金属涂层在3.65%NaCl+5%H2SO4水溶液腐蚀介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钝化现象,其钝化区间分别为-0.3 V~0.6 V和0.2 V~0.7 V,Al涂层的工作电流为0.38 A,而NiCrAl涂层的工作电流仅为0.043 A.  相似文献   
18.
离子束沉积Al2O3纳米薄膜微观结构及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束溅射方法在单晶Si(100)基片上沉积厚度为100nm的Al2O3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掠入射衍射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粗糙度、成分,及退火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室温沉积在基片上的纳米薄膜为非晶态,纳米颗粒为无方向性沉积,颗粒呈团球状,其成分基本满足Al2O3的标准成分配比。850℃×6h退火处理后,生成晶态的-γAl2O3,薄膜表面结晶完整,颗粒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9.
高速微粒轰击对热障涂层热生长氧化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速微粒轰击NiCoCrAlY粘结层后的热障涂层热生长氧化物(TGO)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涂层1050℃×72h高温氧化后TGO出现明显分层现象,而经过高速微粒轰击涂层1050℃×96h高温氧化后TGO形貌更为平坦且无分层现象发生.此外,NiCoCrAlY粘结层经高速微粒轰击后产生大量的位错网;TGO进入稳态氧化阶段时间缩短,稳态氧化阶段时间延长.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对于微合金化的30SiMnCrVNb钢,通过控制锻造比获得了11~12级的奥氏体原始晶粒。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下该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磨损行为。结果表明:该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且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粒状碳化物,具有高强韧性、抗回火稳定性;载荷及滑动线速度对其耐磨性有很大的影响,随载荷的增加,其磨损形式由犁削转为粘着磨损,磨损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