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46篇
综合类   54篇
化学工业   47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52篇
建筑科学   136篇
矿业工程   35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66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48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可以转化为热能或电能,是传统能源最重要的替代品。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较低的成本而被广泛用于光伏发电领域,降低多晶硅片表面反射率是提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硅基太阳能绒面微结构的吸光原理,梳理了各类常见制绒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激光制绒的各类加工方法,概括了不同激光加工方法对多晶硅片表面绒面产生的相应效果,其中,激光复合方法制绒的效果普遍优于单一激光制绒。随后从激光加工工艺的角度,分析了激光加工主要参数对绒面微结构形貌的影响:由于不同波长下多晶硅材料的吸收率不同,各加工效果亦不相同;通过调整脉冲激光加工中的重复频率、扫描速度等参数,可影响制绒面凹坑间距进而改变绒面微结构的密度,通过调整功率、单脉冲能量等因素则影响微结构的烧蚀程度或深度;而入射角度、能量分布及脉宽对制绒亦有明显效果。对比发现,各典型绒面微结构的形貌中,V形纹理比U形纹理更能有效地捕捉吸收光线,而二维复合型陷光微结构比单一型陷光微结构吸光性更好。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化学后处理对提升多晶硅片绒面质量的作用体现,表明化学后处理能改善或消除多晶硅片经激光制绒后形成...  相似文献   
952.
致密砂岩储层成层性明显且具有储层厚度薄的特点。传统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地压制地层内部的多次波,也不能准确地补偿传输损耗,使得基于Zoeppritz方程或其近似值的AVA反演理论不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提出了一种以快速反射率算法为驱动核心的叠前AVA反演方法,快速反射率法可以计算全波响应,包括反射、透射、转换波和内部多次波,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并利用薄层模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目标函数的构建基于Gauss-Newton法,并推导出雅可比矩阵的解析解,提高了反演的准确度和收敛速度。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不含噪声和含噪声的薄互层模型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反射率法的反演结果更加准确且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四川崇州工区的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反射率法的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数据更加接近,此外基于快速反射率法的反演结果更接近于测井曲线,更准确地反映地层变化的趋势,能更好地识别致密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953.
为探究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的水适应性,本研究以白洋淀周边风貌肌理保留状况良好的20个传统聚落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在堤堰修筑、渔苇生产和内河航运的长期作用下,雄安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格局在水陆关系、聚落形态、空间单元上均体现出明显的水适应性。(1)传统聚落与防洪堤堰呈现融合共生的水陆关系,池沼和沟渠构成了聚落内部的排涝体系,沟渠分为联通式和尽端式两种。(2)聚落形态多呈带状或指状以适应白洋淀堤堰工程和内河航运需求,聚落外部轮廓和内部肌理深受洼淀环境和商品贸易的共同影响。(3)聚落、淀泊、苇田、农田、沟壕的圈层式分布构成了白洋淀周边传统聚落的基本空间单元,也反映了男渔(耕)女织的传统性别分工。芦苇台田奠定了本地区传统院落和建筑的形态尺寸。  相似文献   
954.
针对目前说话人确认系统中前端特征的语音信号样点间结构信息缺失问题,提出了跨域注意力特征融合的说话人确认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信号处理的图频域特征提取方法来有效利用语音信号的结构信息,将语音信号帧的每个样点作为图节点,构建语音图信号,通过图傅里叶变换以及滤波器组提取图频域特征。其次,提出了一种由残差模块与挤压-激励模块构成的注意力特征融合网络,对传统时频域特征与图频域特征进行跨域融合,来提升说话人确认系统的性能。最后,在Vox Celeb、SITW和CN-Celeb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等错误率以及最小检测代价函数的评价指标上,优于基线模型ECAPA-TDNN。  相似文献   
955.
李佳敏  杨震 《风景园林》2023,30(8):44-50
[目的]剩余空间是城市存量更新中具有特殊潜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数量多、分布泛、规模小、现状杂、效益低等特征,针对其复杂特征,多采用微更新模式进行优化。在实践中普遍面临空间物质性和社会性的耦合问题,从社会设计视角分析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反思设计目的、主体、产物和过程的社会性,可提升微更新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效果。[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同时展开思考:在认识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思考“为谁而设计”“与谁一起设计”和“由谁来设计”,理解在此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实践模式和自身角色;在方法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兼顾具体做法和整体策略,最终探索得出剩余空间微更新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的路径。[结果/结论]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是社会网络不协作,需要依赖社会创新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网络修复。从认识论来说,设计者要围绕为公共利益而设计的价值导向,推动完善与多元参与主体一起设计的实践模式并把握自身作为辅助设计执行者的媒介角色。从方法论来说,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在视野聚焦、方向把握、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方面积极行动:1)关注真实与具体的日常生活;2)以“接近性”为空间设计的标尺;3)多元参与平衡空间利益;4)空间设计同步社会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956.
为加快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农业强国,转光农膜一直被作为“光学农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转光农膜的制备需要具有良好耐候性和优异转光特性的转光剂,但是现有的转光剂存在发射光谱单一和发射范围窄的问题,这导致转光剂的发射光谱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谱匹配度较差,严重限制了转光农膜的发展。本文合成了一类以水杨酸和邻菲啰啉为配体、多种稀土离子(Sm3+、Eu3+和Y3+)掺杂的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发光材料。数据表明,通过Sm3+的掺入显著拓宽了该类转光剂的荧光光谱。利用吹塑法将合成的转光剂掺入乙烯-1-己烯共聚物(PO)薄膜中,制备了具有紫外光转红光作用的转光农膜。采用FTIR和XPS确定转光剂的成分和结构组成。同时利用TGA55和组合式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FLS920)对转光剂和转光农膜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转光剂可以吸收紫外光(波长λ=250~400 nm)并发射出红光(λ=610~660 nm),该光谱性质与植物光合作用在红光区的吸收光谱匹配性较高,并且利用该类转光...  相似文献   
957.
RB/T 141—2018《化学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利用质量控制和方法确认数据评定不确定度》是近年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大力推行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Top-down法标准。其方法原理是在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将影响成分分析测试结果的各种因素归纳为实验室质控数据的“偏倚值”和“期间精密度(标准偏差)”,合并这两个分量后,作为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估计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以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系列培训教材《成分分析中的数理统计及不确定度评定概要》(基于Bottom-up法原理的GUM法)和文献中的38个评定示例为基础数据,比较了Top-down和GUM两种方法结果。为充分利用文献数据,方便方法比较,Top-down法计算公式中的“偏倚分量”和“期间精密度”分别采用校准曲线拟合误差和重复测量精密度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果有可比性。用Top-down法结果除GUM法结果,两者比值稳健统计平均值为0.91;Top-down法结果略大于GUM法结果。用Top-down法评估了14个标准样品实验室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并与标准样品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标...  相似文献   
958.
杨震 《电气时代》2023,(3):52-54
<正>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IS)由于其占地面积少、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变电站中。研究绝缘子结构及密封,从密封机理到结构以及密封槽形状、尺寸等多方面解决漏气问题。对提高GIS运行的可靠性和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9.
HFO类新型环保工质具有很低的全球变暖潜能,但受限于热工性能且具有可燃性。含HFO的混合工质可实现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气液相平衡是混合物最基本的热力性质,其理论模型极为重要。选取PR状态方程,vdW、HV、WS三种混合规则和NRTL、Wilson两种活度系数模型,构建了PR-vdW、PR-HV-NRTL、PR-WS-NRTL和PR-WS-Wilson共4套理论模型,对HFC+HFO、HC+HFO、CO2+HFO类二元体系气液相平衡的计算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型对含超临界组元体系的计算效果和对三元体系相平衡预测能力。结果表明PR-vdW模型计算性能稳定,对大多数体系计算性能优良;PR-WS-NRTL模型和PR-WS-Wilson模型性能优秀,但预测混合体系临界轨迹线和三元相平衡时稳定性不够好,PR-HV-NRTL模型预测三元相平衡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60.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实习实践训练教学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有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了"点面结合、模块组合、螺旋递进、新技术强化、全方位渗透"的多层次平面螺旋实践训练教学体系框架,开发了土木工程校企协同实践信息平台APP,推行了本科生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等各种措施,为我校"新土木"实训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