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8 毫秒
81.
利用Moldflow软件对FM全新卡车内饰顶棚把手的传统注射成型工艺和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熔体温度、注射时间、浇口位置对传统注射成型和气辅注射成型过程的影响以及熔体的预注射量、气体注射压力对气辅注射成型填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工艺熔体适宜的注入量为94%,可以节省原材料6%,熔体的注射压力降低了52.8%,锁模力下降了66.6%。  相似文献   
82.
根据数据平滑理论,提出了一种塑性变形实验应变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实验数据样条平滑,消除测量误差的影响,然后与有限单元法相结合,进行微分计算。并将此方法用于两种常用的塑性变形实验──云纹法和视塑性法,分析了有孔板拉伸及轴对称挤压的塑性变形,得到了变形区域的应变场。  相似文献   
83.
轻量化薄壁型材三维弯曲结构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中一种难成形加工的关键零部件。针对此类制件的高精度、低成本的成形需求,提出一种拉弯-压弯相结合的铝合金型材三维弯曲成形工艺,设计多点联动的拉压复合成形单元体结构,通过水平方向由夹钳带动拉弯,垂直方向由各单元体上液压执行机构压弯,实现"W"形三维弯曲零件的成形,并研制成形装备样机。建立分析成形过程及回弹预测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试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回弹变形一致,回弹预测最大误差小于15%。此外,研究拉力对矩形截面型材拉压复合成形件回弹变形的影响规律,预拉伸力较补拉伸力对成形件的回弹减小趋势更为明显,当预拉伸力从零达到临界塑性应力s时,总回弹减少了26.81%,为保证成形件不发生截面畸变和破裂等成形缺陷,确定了预拉伸力为s、补拉伸力为0.3s的最优工艺参数。所提出的多点三维拉压复合弯曲成形工艺解决了W形一类型材传统三维拉弯无法实现的多向曲率半径复杂弯曲成形的技术难题,为实现镜面对称结构件的成对一次成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4.
基于摄动方法在求解微分方程方面的优点 ,提出了金属成形问题分析的一种方法 ,建立了幂硬化材料圆柱体闭塞模锻问题的摄动方程。  相似文献   
85.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原理、成型周期和技术优势,说明了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生产工艺和制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普通滚齿机上设计专用附件加工汽车转向器小锥度齿扇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运用简单的一步反应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硒化银(G-Ag2Se)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硒化银纳米粒子的形成与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同时进行。石墨烯氧化物被充分地还原为石墨烯,并且Ag2Se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的片层上,形成纳米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G-Ag2Se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9.
本文阐述了在XH520立式楔横轧机上处用特制模具对空心件楔横轧旋转条件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旋转条件的影响,试验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空心件楔横轧理论和扩大工艺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分析了汽车转向器转向螺母滚道上的裂纹形成原因,指出滚道上的裂纹主要是由渗碳后缓冷和磨削加工两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