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建立牛血清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柱前衍生化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乙腈沉淀方法去除血清样品中的蛋白,以异硫氰酸苯酯(phenylisothiocyanate,PITC)在三乙胺碱性条件下衍生游离氨基酸,采用氨基酸分析柱(Sepax AAA,250 mm×4.6 mm ID)及乙腈-醋酸钠缓冲体系梯度洗脱分离18种目标组分,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4 nm。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重现性、准确性和精密性验证,并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结果18种游离氨基酸在60 min内完成分离,各目标组分在0.5~2.5μ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0.019~0.163μmol/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42%~2.28%之间。准确性和精密性试验中检测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3.10%~101.61%之间,RSD在0.19%~3.82%之间。结论采用PITC柱前衍生化液相色谱法可实现牛血清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准确性及精密性良好,可为动物营养及生理研究提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由于广播播出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安全,几乎所有的广播自动播出系统均为封闭式设计,这给工作站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目前的安全网栅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武瑞  沈兴全  陈振亚 《机电工程》2020,37(1):92-95,102
针对深孔切削加工进行时,排屑效率低与钻头喉部易堵屑的问题,对BTA冷却系统冷却液出口断面速度,以及冷却液在钻头喉部的流动过程与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射流卷吸效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TA深孔钻头喉部结构。对加工时的压强和流量参数进行了分析后,修订了有限元冷却液模型的湍流强度和耗散速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种钻头喉部结构的排屑能力对比试验,测量了冷却液系统的冷却液出口断面流出平均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时,新型喉部结构的直径38 mm BTA深孔钻头所组成的冷却系统,其冷却液出口断面流出的平均速度提高12.6%;同时,冷却液系统整体的排屑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AGEMA-470红外线热像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温记录热像装置,伊克昭电业局利用该装置对运行中设备的接触点和变电站设备的接头、10KV开关及变电站的二次端子进行了发热测量,对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点检定修制的制度的不断完善,经验的逐步积累,先进的检测设备的补充,热电公司的设备管理将由点检定修向状态检修过渡。本文介绍了点检定修制在神东热电公司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目前点检定修制已成为设备管理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苏志刚  武瑞  郝敬堂 《电子学报》2021,49(6):1178-1186
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在直达(Line-Of-Sight,LOS)与非直达(Non-Line-Of-Sight,NLOS)混合传播环境中目标无源定位精度提高问题,提出基于弧边凸包的残差检测(Residual Test based on Arc-edged Convex hull,RTAC)算法.RTAC算法利用各个传感器的测距残差分布特点,在极坐标系构建反映残差点分布的偏移圆模型,并利用最小弧边凸包对传感器分组与识别,实现对网络中全部LOS传感器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RTAC算法能够在低计算复杂度下实现对LOS传感器的正确识别,且具有更优异的目标定位性能.RTAC算法是适用于混合传播环境中LOS传感器识别的高效算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以及基于模型定义(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技术促使现有的设计和工艺由二维向三维、由纸质向数字化、由离散向集成、结构化转变,这对设计、工艺等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企业业务和三维数字化产品与工艺设计数据的研究,综合数字化系统和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数据质量的综合控制体系。规范了产品与工艺设计数据集及其检查要求,建立了数据的软件检测系统,运用结构化技术实现了数据规范性在设计和工艺软件中的自动保障。最后,在典型产品研发中验证了该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如何灵活而合理地实现设计信息与制造信息在三维模型上的标识是目前三维数字化研究的热点,而Pro/E三维标注方面起步较晚,功能较弱。针对此现状,利用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包Pro/Toolkit,对设计与制造信息在Pro/E中进行标注涉及的关键功能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信息在三维模型中的组织、表达与显示,通过实际应用,满足了在Pro/E中以国标为准进行规范化标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体外生长及细胞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和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时序性影响。方法原代培养BMECs,用LPS(终浓度为10μg/m L)分别刺激BMECs 0、1、3、6、12、24和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BMECs中SREBP-1及LXR基因mRNA的时序性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BMECs 0、1、3 h后的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形态饱满,胞浆丰富,无任何肉眼可见变化;LPS刺激6 h后,BMECs开始出现明显收缩、变圆,细胞间隙增大,细胞突起减少。与LPS刺激0 h比较,LPS刺激BMECs 1 h后可显著下调LXR基因mRNA转录水平(P0.05),刺激3 h后可显著下调SREBP-1基因mRNA转录水平(P0.05),且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均于LPS刺激12 h时达最低,刺激24及48 h后LXR及SREBP-1基因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高于12 h,24和48 h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可对BMECs产生严重损伤,能有效抑制BMECs中SREBP-1及LXR基因mRNA转录水平,且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ovine mammary fibroblast,BMFB)增殖速率、胞内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BMFB,用LPS(终浓度10μg/mL)刺激BMFB不同时间后,经CCK-8法检测BMFB的增殖速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MFB胞内TLR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分子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BMFB 0、1、3 h后,BMFB增殖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BMFB 6 h开始,试验组BMFB的增殖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BMFB 12 h后,TLR2、TLR4、信号转导通路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 D88)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FB可能通过TLR2和TLR4识别LPS,并与NF-κB信号通路级联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参与奶牛乳腺先天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