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105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5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水系锂离子电池有价格低廉、无毒无害、安全性能高、离子电导率高等优势,是更具前景的储能器件.正极材料的选择对水系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制备和修饰方法也对正极材料以及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合成成本低、无污染、稳定性好、放电电压高的正极材料对水系锂离子电池来说是必要的.总结了近年来水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发现了它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锂离子电池是现如今通信行业、电动汽车行业、航天航空以及军事领域的主要能源.但由于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过高和首次库伦效率过低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难以满足现如今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要求,人们急于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目前的困境.预锂化技术的兴起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不可逆容量损失的改善以及首次库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在首次充放电之前在负极补充活性锂或通过正极向负极提供活性锂以弥补负极上因氧化还原反应而造成的锂损失,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研究出多方向多类型的预锂化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负极补锂、正极补锂的一些方法,并展望了未来预锂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导叶角度对轴流式气液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低含液浓度的气液两相流,轴流式气液旋流器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导向叶片的几何尺寸是影响轴流式气液旋流器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对导叶出口角度分别为15、20、25和30°的轴流式气液旋流器的试验研究显示,在稀相时,导叶角度25°的旋流器分离效率最高,导叶角度15°的旋流器分离效率最低,而导叶角度20和30°的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介于二者之间。流量一定时,轴流式旋流器的压力降随着导叶角度的增大而降低。研究还发现旋流器分离的临界速度受气体含液浓度影响不大,主要受旋流器结构尺寸的影响,对于一定的导叶角度,分离器的压力降随着流速的增加呈抛物线上升,与局部压降公式吻合。  相似文献   
94.
碳酸盐类的测定方法已有很多著作。在近期内以B.B.塔塔尔斯基的著作最为完善。对碳酸盐矿物之所以这样注意,是因为它在地壳上分布很广,而且在国民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与之有关的鉴定和研究却是很困难的。因为许多碳酸盐不论在表面特征上或是在物理、化学性貭上都很相似。由于碳酸盐的光性常数相近,就使得对碳酸盐岩石的研究发生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5.
本文针对多操作机全口义齿机器人开发出了基于TMS320LF2407A的步进电机控制器,并将基于μC/OS-II的嵌入式多任务操作系统移植到了TMS320LF2407A上,实现了口腔修复医学操作中较为精确的数字化控制。  相似文献   
96.
王振波  季建伟  严超 《混凝土》2014,(3):42-44,47
考虑再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再生骨料替代率以及膨胀剂的掺量百分比等因素,制作了9根方钢管再生混凝短柱进行推出试验,得到并分析了各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关系,总结出了各种因素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影响规律,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现浇楼盖板对RC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梁端抗弯承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不同的板厚和楼板类型对RC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影响不同,文章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NSYS分别建立不同楼板厚度和不同楼板长宽比各两组模型,研究它们在三种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机制以及裂缝分布,得出板厚变化和板的长宽比变化对RC框架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对梁端实际抗弯承载力计算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8.
以9根方钢管微膨胀再生混凝土构件为研究对象,进行推出滑移试验,主要研究再生混凝土强度、再生骨料替代率和膨胀剂掺量等因素对微膨胀再生混凝土钢管柱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强度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较大,再生骨料替代率对其影响不明显,掺入合理比例的膨胀剂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与钢管之间的粘结力。利用试验研究数据拟合得到钢管与微膨胀再生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计算公式,为微膨胀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硅微球轴承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FEM)对微球与硅滚道的接触问题进行数值求解。考察了微球的不同尺寸和材料对硅微球轴承滚道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球尺寸的增大,滚道表面最大接触压力和滚道内最大Mises应力均减小;随着微球公转速度的增大,微球材料密度对滚道侧壁表面接触压力和侧壁内Mises应力有显著的影响。该研究将为MEMS旋转机械中硅微球轴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能力与冻融损伤的动态相关性,借助工程调查得到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剥落深度计算式,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凝土冻融损伤和表面剥落的氯离子扩散修正模型.通过某立交桥桥面板混凝土和胶州湾海底隧道洞口段衬砌混凝土实测数据,对提出的修正模型进行了工程验证和应用.研究表明:在盐冻环境中应用该修正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高,且模型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