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1.
工程制图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重要技术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讲好绪论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注意不同专业授课的侧重点,适当引入在研课题,引发学生发散性思考;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正确规范运用"工程制图语言";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融入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调整生涯坐标,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井下人员、车辆、设备等移动目标位置精确管理存在的不足,本文对面向矿井动目标的定位算法与指纹定位模 型进行研究。 设计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 SVR 模型与 Chan 优化距离指纹匹配融合定位方法。 首先,构建一种基于 STM32 ARM 主控制器和 DWM1000 的超宽带(UWB)核心节点模型,通过双边双向测距和飞行时间法(TOF)对传输距离数据进 行计算。 在此基础上,通过依次在特定点采集距离指纹,基于改进的 PSO-SVR 模型进行移动目标路线拟合,预测目标的移动路 径。 再将其与 Chan 指纹进行结合,拓展出优化距离指纹融合定位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指纹优化匹配融合定位方 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出移动路径,最大误差不超过 20 cm,平均误差不超过 1 cm。 本文研究对矿井智能化建设及安全生产具有重 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压管式流变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复杂多样,测试原理有管流法、落球法、圆盘法、同轴旋转粘度计法等,相应的测试仪器也是多种多样.但针对同一种流动特性较差的非牛顿流体,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进行测试,由于不同的测试状态被测流体的受力和运动状态不同,得出的流变特性及参数也是不同的.尤其是针对l丁业管道输送的流动性较差、流变特性又较难测试的非牛顿流体,如何准确测试被输送介质的流变特性,为管道工艺提供设计依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加压管式流变测试系统,基于管流法的流变测试原理,通过氮气加压致使被测试物料流动,模拟管道输送的工况,测试流动性较差的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为管道工艺设计提供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4.
悬臂掘进机巷道断面自动成形控制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巷悬臂掘进机正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断面自动成形控制是在截割过程中控制掘进机悬臂带动截割头运动,按设定的工艺流程切割出规整断面,减少无用掘进量和充填量。以EBZ -150型悬臂掘进机为例,主要进行巷道断面自动成形控制的运动学分析,通过截割头空间位置及其机构实现的几何分析,建立截割头空间位置坐标与油缸伸缩量之间的关系;简要阐述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断面自动成形控制的思路,为巷道断面自动成形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矿井独头巷道掘进超前探测技术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几种适合独头巷道的超前探测技术,详述了其勘探原理、工作方法、国内仪器现状及特点等,对煤矿井下掘进超前探测技术的合理选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断面极限位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穆晶  杜毅博  田劼  李睿  吴淼 《工矿自动化》2011,37(10):67-69
针对悬臂式掘进机机身位姿出现偏差时截割断面会出现偏差而严重影响定向掘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截割臂进行截割断面自动补偿的方法;分析了截割臂回转和升降摆动控制原理,建立了截割臂回转和升降联合模型,并给出了该联合模型的Matlab仿真验证及控制截割臂进行截割断面边界补偿的应用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王红尧  田劼 《煤炭学报》2013,38(Z1):256-261
针对目前钢丝绳聚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把有限元分析技术用于矿用钢丝绳的聚磁检测中,研究基于霍尔元件的钢丝绳检测聚磁器结构,以及当选用霍尔元件时,应该遵从什么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对基于霍尔元件的矿用钢丝绳检测,可研究设计一边分布4个聚磁柱的环形聚磁环,环绕钢丝绳周围一圈布置4片霍尔元件;在使用霍尔元件进行钢丝绳损伤检测时,应该选择感应面较宽的霍尔元件。  相似文献   
18.
田劼  赵彩跃 《煤炭工程》2020,52(7):152-156
为保障钢丝绳运行安全,需要对钢丝绳进行定期无损检测。现有钢丝绳检测方法中,基于漏磁原理的电磁检测法是公认的最实用的检测方法。采用3D Maxwell仿真磁场信号,经过调整磁铁磁场强度、磁铁距离和提离值,验证圆周阵列检测方法,最后对钢丝绳漏磁进行动态仿真,记录运动全过程的漏磁信号。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到了合适的钢丝绳探伤仪参数|对运动全过程的漏磁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到Y方向漏磁信号对钢丝绳断丝的反应最为显著,为第二代探伤仪的设计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钢丝绳探伤实验提供稳定、准确的实验平台并且得到可靠数据,利用ADAMS运动学分析模块,采用了多种方案横向对比的方法,分别就速度、受力、扭矩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并进行实验室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提供较为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可以模拟钢丝绳多种实际工况,并且实验所得波形变化准确清晰,损伤段波形与健康段波形差异明显,满足实验要求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田劼  赵彩跃 《煤炭工程》2009,52(7):152-156
为保障钢丝绳运行安全,需要对钢丝绳进行定期无损检测。现有钢丝绳检测方法中,基于漏磁原理的电磁检测法是公认的最实用的检测方法。采用3D Maxwell仿真磁场信号,经过调整磁铁磁场强度、磁铁距离和提离值,验证圆周阵列检测方法,最后对钢丝绳漏磁进行动态仿真,记录运动全过程的漏磁信号。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到了合适的钢丝绳探伤仪参数|对运动全过程的漏磁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到Y方向漏磁信号对钢丝绳断丝的反应最为显著,为第二代探伤仪的设计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