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72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钢丝绳减振器在履带车辆座椅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了履带装甲车辆的振动环境及其对乘员的危害,介绍了钢丝绳减振器结构的调整方法。用测试激励和响应加速度传递关系的方法,分析了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的独特减振缓冲性能,并通过对履带车辆减振座椅应用的实验研究,证明了钢丝绳减振器适合在恶劣的工况下人员座椅的减振。  相似文献   
12.
柔性基础上的干摩擦隔振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运用增量谐波子衡(IHB)法研究了安装于柔性基础上的含有三次非线性粘性阻尼双线性滞迟隔振系统,考察了基础柔性对隔振性能的重要影响作用,为这类干摩擦隔振系统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拉-压式组合试验工装,以位移控制的加载方式对编织-嵌槽型金属橡胶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了常温(25 ℃)及高温(300 ℃)环境下编织-嵌槽型金属橡胶在不同加载振幅下的疲劳特性,并通过平均刚度、等效黏性阻尼系数及其损伤因子对构件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编织-嵌槽型金属橡胶构件的疲劳损伤形式表现为磨损、断丝以及塑性变形;构件在各种试验条件下的疲劳过程均可分为刚度强化期和刚度衰减期,而构件力学性能的衰减主要发生在刚度衰减期;温度的升高或振幅的增大均会显著增大构件的积累损伤,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以304奥氏体不锈钢丝为材料制备得到不同密度(2.000,2.286,2.571g·cm~(-3))的金属橡胶并装配成金属橡胶包覆阻尼结构,研究了环境温度(25,100,200,300℃)对该阻尼结构耗能特性的影响以及金属橡胶密度、加载振幅(0.2,0.5,0.8,1.0mm)和频率(1,2,3,4,5 Hz)对其高温(300℃)耗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300℃下金属橡胶(密度2.286g·cm~(-3))包覆阻尼结构的耗能、最大弹性势能和损耗因子均略低于25℃下的,但是相差较小,说明该金属橡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阻尼性能;在300℃下,随着振幅的增大,金属橡胶(密度2.286g·cm~(-3))包覆阻尼结构的耗能和最大弹性势能增加,损耗因子降低,而频率对高温耗能特性的影响较小;随着金属橡胶密度的增加,300℃下的最大弹性势能和耗能增大,损耗因子呈波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电阻特性是金属橡胶材料电脉冲放电烧结强化工艺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从内部组织结构形态阐述了金属橡胶非连续体材料电阻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金属橡胶材料电阻与压力的非线性特征以及与静态刚度之间的联系。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得出了孔隙度、金属丝直径、螺旋卷内径和毛坯铺设方式4个因子对金属橡胶材料电阻的影响程度大小以及电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重型装备低频减振难题,基于正负刚度并联原理,设计一种由矩形弹簧和碟形弹簧相互并联的低频被动隔振系统。建立隔振系统的简化模型并构建其运动微分方程,运用谐波平衡法分析得到其力传递率,分析在简谐力激励下的稳态周期响应。利用MATLAB对正负刚度并联隔振系统在扫频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进而搭建力传递率测试平台,验证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仿真与试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正负刚度并联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该成果可为重型装备低频隔振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现有吸声材料对低频噪声衰减弱及吸收差的现状,该文提出了一种镶嵌薄膜共振型材料结构。其中镶嵌到条形薄膜上的结构单元作为拍动体,此时结构单元与背衬薄膜之间存在一定耦合作用,使行波在两部分间的局域共振作用削弱或存在很少反射。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吸收峰值下的模态振型,进一步证明了材料的吸声机理。实验表明,该结构对100~1 000Hz内的声波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单层材料结构随着空腔距离的增大,吸收峰提前,而峰值基本不变。两层材料结构的吸声效果远大于单层材料结构,这解决了低频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属橡胶广义恢复力模型辨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属橡胶是一种具有非线性恢复力的材料.在对其进行基于位移加载的动态试验中,其恢复力-位移曲线为一迟滞环.本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金属橡胶弹性元件的动力学建模,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即广义恢复力模型.将迟滞回线分解为广义弹性力和广义阻尼力,模型中的参数由实验数据辨识.用所建模型重构恢复力-位移迟滞回线,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描述这类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对金属橡胶叠层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加载试验,发现该材料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迟滞特征,迟滞回线并非椭圆.运用粘弹等效阻尼测试方法,分析材料的动态刚度与阻尼损耗因子随幅值、频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的弹性性能和阻尼性能受幅值、频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干摩擦非线性减振器构成的迟滞振动系统的响应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非线性振动理论中的谐波平衡法,研究了一类无记忆恢复力中含有位移三次非线性的干摩擦非线性拳振器构成的迟滞振动系统的响应计算问题,揭示出由于无记忆恢复力中三次非线性的存在,系统的幅频曲线将出现弯曲、跳跃等典型的非线性现象,对优化设计等深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