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45篇
矿业工程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高压水射流粉碎物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物料粉碎方式:高压水射流粉碎。从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粉碎机理、射流工艺参数、射流对物料的作用过程、射流打击力和颗粒的悬浮条件等几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对磁力金属带传动的最佳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 ,揭示了最佳线速度随这些因素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影响磁力金属带传动最佳线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磁感应强度、初张力及小带轮直径等。由于磁力的作用 ,磁力金属带传动的最佳线速度一般为 40~ 5 0 m/ s,最大极限线速度可达 12 0 m/ s。  相似文献   
33.
赵军  罗善明  何旺枝 《热加工工艺》2014,(19):147-148,151
对小锥角弧齿锥齿轮大端面挤压与小端面挤压成形工艺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小端挤压成形的工艺适合弧齿锥齿轮成形。设计了凹模旋转模具结构,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
对开裂失效模具的断口形貌及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具材料存在缩口、疏松等冶金缺陷,电火花加工后的变质层,在成形过程中齿形型腔受径向拉应力且分布集中是凹模发生早期开裂现象的主要原因。对模具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组合凹模的方法以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5.
基于Pro/E的双圆弧齿轮参数化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Pro/E操作平台介绍了双圆弧齿轮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利用其内部开发程序,建立了双圆弧齿轮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等几何参数与模数、齿数等基本参数的关系.以旋转、扫描混合、镜像及阵列等方法,得到了双圆弧齿轮的实体模型,实现了实体模型按齿轮模数、齿数等基本参数的联动.这种设计方法对提高齿轮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装配精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齿轮转子系统参数振动特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作为研究对象,计及轴和支承的弹性变形以及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忽略啮合侧隙和轴承间隙,建立了齿轮转子系统扭转一横向振动相互耦合的3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系统在时变刚度激励下稳态响应的特征,探讨了支承刚度、支承阻尼、啮合阻尼等参数对振动失稳和参数共振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齿轮传动的减振与降噪具有积极意义。图9,参14。  相似文献   
37.
磁力金属带传动是基于摩擦传动理论和电磁学理论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摩擦传动。传动效率高,运动平稳,对环境和结构的适应性强,应用前景非常广。  相似文献   
38.
对磁力金属带传动压轴力的基本公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压轴力随这些影响因素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 ,从而可为传动轴及轴承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齿轮系统动态传递误差和振动稳定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计及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支承刚度和阻尼的齿轮系统扭转-横向振动耦合的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重合度、支承刚度、啮合阻尼和支承阻尼对齿轮动态传递误差和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高速、精密齿轮传动的动力学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0.
曲柄增力机构的模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善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21(3):413-415,436
对曲柄增力机构的增力原理、数学模型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得了增力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曲柄增力机构可获得较大的增力比 ,其值与铰链 D到连杆 2及 4的距离 l及 m的关系分别为呈正态分布的指数关系和双曲线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