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从陶瓷浆料中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着手,根据浆料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对陶瓷浆料的三种稳定机制(静电稳定机制,空间位阻稳定机制,联合稳定机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32.
造纸原理与工程是轻化工程本科专业(制浆造纸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理论性很强。教学中要坚持其理论教学的核心地位。为了保证这一宗旨的实现,必须有一套保证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结构,形成纵向与横向交汇的知识网络,使有限的教学时段里传输的知识量达到最大化,专业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33.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纳米功能材料,具有优良的物化特性,在造纸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纳米碳酸钙的发展简史、制备技术和改性方法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
乙二醛/尿素树脂的合成及改善瓦楞原纸抗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二醛和尿素为原料,制得高固含量的环保性型乙二醛/尿素树脂(GU)。对聚合物的结构和黏度进行表征,并探讨乙二醛与尿素的摩尔比、施胶液的配比、施胶浓度和施胶量对瓦楞原纸强度性能和抗水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氧化淀粉与GU树脂的配比为90:10,施胶浓度为6%,施胶量为5%时,瓦楞原纸的环压指数、吸湿后环压强度保留率和裂断长分别提高了215.23%、65.89%和112.15%。瓦楞原纸的质量由D级提高到A级。  相似文献   
35.
湿强剂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强荆在造纸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文中对各种湿强刺的作用机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6.
树枝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造纸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枝形聚合物(Dendrimer,也称树形聚合物或星形聚合物),是当前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类三维的、高度有序的新型合成高分子。这类大分子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几何对称性、精确的分子结构、大量的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及分子链增长具有可控性等特点,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7.
杨开吉  苏文强  沈静 《江苏化工》2006,34(3):15-17,20
介绍了造纸助剂、高分子絮凝剂、超细材料、吸水性材料领域中对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讨论了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得到高分子聚合物微胶乳的聚合过程,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苏文强  沈静 《纸和造纸》2007,26(6):66-68
某些水溶性聚合物类助剂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对树脂类物质在制浆造纸设备及纸/纸板表面上的沉积起到控制作用。本文阐述水溶性聚合物类助剂对树脂沉积的控制机理、相关助剂的种类及应用技术,指出相关研究、开发及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9.
反相微乳液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导率和透光率来优化反相微乳液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EDTA加入量0.5%(对单体质量)、搅拌速度为300 r/min、乳化剂用量为18.61%(对乳液总质量)、反应时间为3 h、引发剂用量为0.5%(对单体质量)、单体质量分数为50%(对水相质量)、反应温度为25℃;并检测了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助留助滤性能,结果表明,该两性聚丙烯酰胺具有较好的助留助滤性能,当加入量为0.08%(对绝干浆)时,纸料留着率提高了8.9%,打浆度降低了6.1°SR。  相似文献   
40.
综述了阳离子分散松香胶施胶剂与其它助剂共混技术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介绍了各种共混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