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5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517篇
电工技术   69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02篇
化学工业   1202篇
金属工艺   858篇
机械仪表   854篇
建筑科学   1030篇
矿业工程   617篇
能源动力   258篇
轻工业   1373篇
水利工程   541篇
石油天然气   710篇
武器工业   162篇
无线电   13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20篇
冶金工业   571篇
原子能技术   107篇
自动化技术   956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11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针对当前用于输电线路风险评估的云模型中量化等级依靠人为主观划分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云模型和Eclat算法的输电线路极端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灾害特征信息选取灾害特征因子和典型极端灾害技术要素;通过FCM算法获取一维数据聚类中心,将聚类中心与传统主观云模型数字特征进行结合得到改进后的组合标准云;考虑灾害造成的停运时间、输电线路抗灾能力以及灾害风险的累积效应对数据进行动态修正后,在标准云中进行量化等级划分;最后,应用Eclat算法挖掘量化后的灾害特征因子与风险技术要素间的关联规则,得到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实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正确率得到提高,获取到的关联规则能够对线路灾害风险进行预测评估。  相似文献   
122.
两种Ni-Cr-Co基高温合金的凝固偏析及其对Rayleigh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玲  董建新  张麦仓  郑磊 《铸造技术》2007,28(6):766-770
利用SEM和EDAX研究了2种Ni-Cr-Co基高温合金GH742和GH738凝固过程中组织、液相成分变化,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了各温度下的液相分数,并计算了2种合金凝固过程中液相密度差和相对Rayleigh数变化。结果表明,GH742凝固过程中主要是Cr、Co和Nb的偏析,GH738合金凝固过程中主要是Cr、Co和Ti的偏析;GH742和GH738合金凝固过程中都存在着液相密度反转,后者密度差的绝对值较大;GH738合金相对Rayleigh数绝对值的最大值是GH742的3.5倍,凝固时更易形成黑斑。  相似文献   
123.
新型高温合金700℃时效组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微观组织分析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1种新型Ni—Cr—Co基高温合金在700℃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稳定性及其一些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合金在700℃时效过程中,析出物有MC,M23C6和γ’;晶内和晶界碳化物MC和M23C6的稳定性好,γ'的粗化为扩散控制的生长过程;在700℃时效初期,室温硬度变化小,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这与γ'的粒度、形貌和分布有关;合金的高温拉伸强度和持久强度比Nimonic 263显著提高,且韧塑性好;试验合金在700℃具有稳定的显微组织和较高的高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4.
用Java语言基于线性规划的理论开发了一个冲天炉的最低成本配料系统,并且采用B/S模式实现。应用数据库服务器储存各种原材料的数据信息,方便数据的维护。该系统使用方便,运行可靠,在精确控制铸件化学成分的前提下,使成本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5.
基于现场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等截面桩及变截面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测试实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弹性变形阶段,竖向荷载-沉降曲线呈线性变化趋势,等截面桩比变截面桩桩身沉降较小;塑性屈服阶段,等截面桩与变截面桩单桩承载力几乎一致。变截面位置对桩侧摩阻力沿深度的分布有一定影响,最大侧摩阻力位置根据变截面的位置而变化。变截面桩的平均侧摩阻力较等截面桩的平均侧摩阻力大,变截面桩侧摩阻力效果较等截面桩更有优势。在相同承载力条件下,变截面桩所耗费的材料较等截面少,对于竖向承载特性,变截面桩与等截面桩表现基本一致,因此使用变截面桩能节约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26.
陈彦  刘培斌  杜颖  王凯  马云龙  董怀玉 《农药》2021,(2):143-146
[目的]筛选出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低毒、高效药剂。[方法]采用浸虫法筛选12种杀虫剂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室内活性,并通过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室内筛选结果表明:呋虫胺的杀虫活性最高,在24、48 h的LC50值分别为0.5026、0.2159 mg/L;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和毒死蜱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杀虫活性次之,苦参碱和蛇床子素24、48 h均无杀虫活性。田间防效试验表明:6种杀虫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在药后7 d,防治效果达到100%。[结论]菊酯类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试验中对双斑长跗萤叶甲表现出优异防治效果,可在田间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7.
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共沉淀法合成了前驱体镍铁普鲁士蓝类似物NiFe-PBA(NF),然后通过溶剂热处理获得了镍铁普鲁士蓝纳米多孔材料(NFP)。通过XRD、SEM、TEM、XPS、BET及电化学方法对所得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析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FP相对于前驱体NF,电化学比表面积增大、催化活性位点增多,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显著提高。在浓度1 mol/L KOH水溶液中,达到10 mA/cm2电流密度时,NFP所需过电位仅为260 mV,比NF(320 mV)前驱体低18.75%,也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和商用贵金属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在Gleeble-3000D热模拟机上对Al-0.2Sc-0.04Zr铝合金开展了热变形实验,系统地研究该合金变形参数在0.001~5 s-1和440~600 ℃下的高温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应变速率和较高的温度下,DRX的发生较为完全。同时,在较低温度(T≤520 ℃)下变形,主要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在较高温度(T>520 ℃)下变形,软化机制转变为动态再结晶,且获得了较为完全的动态再结晶组织;在高温(T≥600 ℃)下变形,晶粒出现明显的长大。分析应力指数(n)和变形激活能(Q),二者均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采用双曲正弦模型,建立了适合Al-0.2Sc-0.04Zr合金的本构方程,可很好地预测峰值应力,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9.
Nanocrystalline Nd2Fe14B/α—Fe permanent magne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d8.5Fe75Co5Cu1Zr3Nb1B6.5bonded magnet was prepared by melt-spinning(vs=18m/s)and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670℃,4min).Excellent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bonded magnet were achieved:Br=0.68T,iHc=620.3kA/m,(BH)max=74kJ/m^3.The addition of Cu and Zr elements shows to be advantageous in improving an intrinsic coercivity and squareness of hysteresis loop,as well as energy product.In has a remarkable remanence enhancement and the isotropic saturation remanence ratio Mr/Ms is 0.83.  相似文献   
130.
通过11块密拼叠合板试件的单向拟静力试验,对接缝处的平面内直剪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同时使用分层壳单元,对密拼叠合板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平面内直剪承载力、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导荷方式等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密拼叠合板平面内直剪承载力随后浇层厚度、接缝处连接钢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竖向荷载作用下,密拼叠合板在弹性阶段,竖向导荷可等同于现浇板,但承载力计算时跨中和支座弯矩需进行调整;长期荷载作用下其挠度可取现浇板挠度值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密拼叠合板的设计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