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36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首先分析了STEP-NC数据模型和加工程序结构.参照标准数据存取接口迟联编思想,给出信息提取系统的结构模型,具体解释了模型中的模型实体创建、词法分析、实体实例匹配,以及特征重构和信息分类模块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实现了对STEP-NC数控加工程序信息提取的实验原型系统.通过实例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多线程技术在开放式CNC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丹  邬义杰 《机电工程》2003,20(4):68-71
分析了Windows环境下CNC系统的强实时多任务性以及线程同步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3.
基于高速串行通讯的步进电机智能控制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串行通讯的步进电机控制卡的设计方法,深入讨论高速率串行通讯时单片机适配晶振频率的选择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其硬件组成原理和硬件初始化设置。该控制卡实时控制能力强,可靠度高,维护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74.
多面形非圆曲面数控磨削加工实时插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任意n面形非圆曲面数控磨削加工控制与实时插补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多面形非圆轴孔连接数控磨削加工运动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多坐标联动基于圆心角分割的轨迹实时插补算法,给出了按型面曲率变化保持磨削表面速度均匀的进给速度实时自调整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多面形非圆曲面数控加工轨迹实时插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5.
文章给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圆锥滚子轴承优化设计的方法。针对传统算法在圆锥滚子轴承优化设计中全局寻优能力较差问题,文章改进了标准遗传算法(Simple Genetic Algorithm SGA)的算法参数,采用了最优解保存策略,并运用退火罚函数法处理约束。通过与标准遗传算法及综合约束双下降法比较,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具有良好全局寻优能力和稳定性。从而解决了开发圆锥滚子轴承CAD系统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6.
微小直线段插补终点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插补终点与理论终点的接近程度,会对加工精度,表面加工质量等指标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对插补终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井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插补终点控制算法。在保证连接点精度的条件下,实现了实际加工图形与理论图形的无限逼近,不仅改善了表面加工质量,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分析了新方案的误差及适用范围,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7.
智能流量检测系统高可靠性数据保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由MAX813和93C46集成芯片的低成本,高可靠性智能流量检测系统数据自动保护方法,给出了看门狗、掉电后电延时,电源故障实时监控,自动复位等功能的实现电路及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78.
数控系统加减速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系统的介绍了一种步进电机直线加减速的控制方案,核心内容为如何根据加工线段的剩余长度判断减速区域.此方法大大缩减了加工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该算法已经在自行开发设计的数控系统中应用并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9.
基于计数器/定时器的步进电机可编程控制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数控系统中通常要求把插补运算结果转化为数字脉冲给步进电机.文中介绍了计数器/定时器8254,给出采用8254实现步进电机运行速度、步数及方向控制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0.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分析超磁致伸缩材料(GMM)工作特性、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机电磁设计参数的确定准则和数学模型,提出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一般设计理论与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设计实现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最大输出位移达36 μm,定位精度为0.1 μm,性能达到设计要求.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