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节理裂隙边坡岩体稳定性研究首先需要确定可靠的岩体力学参数。通过提依尔金矿露天边坡节理裂隙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模糊等价聚类和模糊软划分聚类分别求得节理裂隙的最佳分组和中心产状。依据模糊聚类的结果,利用Hoek-Brown法确定出裂隙边坡岩体的力学参数。提依尔金矿露天边坡岩体参数的计算过程表明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结合Hoek-Brown准则来确定岩体参数的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简便易行、实用性强,对相似矿山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提出了一种应用混沌优化方法进行电力系统静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新策略。混沌优化方法利用混沌变量的随机性、规律性、遍历性寻优,能够克服传统的基于梯度寻优的辨识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不足,而且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掌握。实际算例的结果证实了混沌优化方法用于电力系统静态负荷模型辨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44.
1 注重能力培养和两个结合当前,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实验手段不断更新的形势下,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才能适应不断深入发展改革的大洪流中保持主动地位.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成果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掌握知识积累和深化知识转化为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近几年来,从社会实践调查反映,高等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总的说来在业务上“应试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较差即反映了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就给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也是给(电工学)实验改革提供了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5.
混沌优化用于电力系统静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应用混沌优化方法进行电力系统静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新策略。混沌优化方法利用混沌变量的随机性、规律性、遍历性寻优,能够克服传统的基于梯度寻优的辨识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不足,而且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掌握。实际算例的结果证实了混沌优化方法用于电力系统静态负荷模型辨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温度和阴极湿度直接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功率密度与内部水分布,由于二者的耦合作用,在工程实际中,PEMFC的高效可靠运行往往需要同时考虑二者的调节关系。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工作温度与阴极湿度双参数对PEMFC性能的协同影响分析。文中对于逆流形式单直通道的PEMFC,构建了三维稳态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根据电压变化研究了不同组合下PEMFC功率密度和内部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电压阶段,质子交换膜(PEM)对温度和阴极湿度的敏感性不同,对两者进行耦合分析,可获得较高的质子交换膜电导率和较宽的功率密度调节域。  相似文献   
47.
对胶合竹-混凝土组合梁(BCC梁)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比分析了木-混凝土组合梁(TCC梁)和BCC梁剪力连接件的抗剪性能,并对足尺梁的破坏模式、组合效应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根据EN:1995-1-1:2004中已有的有效刚度公式进行理论推导。综述发现,国外TCC梁的试验研究已开展较多,国内BCC梁的研究正在兴起,但针对不同种类剪力连接件的BCC梁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机理仍缺乏系统的总结。此外,BCC梁的研究迫切需要一套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8.
<正>随着印刷方式的更新换代,传统烟包印刷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常用的烟包印刷方式有胶印、柔印、凹印、网印等,几种印刷工艺在产品效果呈现上各有特点。传统胶印对印刷品的墨色浅淡、印刷网点层次、细节信息等诸多方面再现性能好,但是对大版面底色产品墨层厚度很难把控,尤其是浅底色大版面的印刷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