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30篇
  免费   4537篇
  国内免费   3226篇
电工技术   327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056篇
化学工业   4517篇
金属工艺   3056篇
机械仪表   2728篇
建筑科学   2837篇
矿业工程   1544篇
能源动力   915篇
轻工业   4225篇
水利工程   1260篇
石油天然气   1339篇
武器工业   640篇
无线电   36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64篇
冶金工业   1483篇
原子能技术   661篇
自动化技术   5291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606篇
  2022年   1574篇
  2021年   1994篇
  2020年   1434篇
  2019年   1016篇
  2018年   1054篇
  2017年   1078篇
  2016年   999篇
  2015年   1745篇
  2014年   2115篇
  2013年   2494篇
  2012年   3149篇
  2011年   3311篇
  2010年   3101篇
  2009年   2864篇
  2008年   2965篇
  2007年   2953篇
  2006年   2572篇
  2005年   2022篇
  2004年   1487篇
  2003年   959篇
  2002年   900篇
  2001年   820篇
  2000年   657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2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Node classification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scenarios such as citation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many real-world attributed networks, a large portion of classes only contain limited labeled nodes. Most of the existing nod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cannot be used for few-shot node classification. To train the model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robust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with scarce labeled sampl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local adaptive discriminant structure learning (LADSL) method for few-shot node classification. LADSL aims to properly represent the nodes in the attributed graphs and learn a metric space with a strong discriminating power by reducing the intra-class variations and enlarging inter-class differences. Extensive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various attributed networks datasets demonstrate that LADSL is superior to the other methods on few-shot node classification task.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深埋长大隧洞工程全生命期数字孪生建设研究较少的现状,以引江补汉工程为例,构建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平台、业务应用,以及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三横两纵”的全生命期数字孪生引江补汉工程总体架构,探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治理、BIM 模型动态更新与场景加载、多场景多目标嵌套模拟仿真等技术难点与解决思路,设计以提升不良地质风险识别与管控、隧洞动态支护、施工仿真与资源配置优化、工程安全分析预警“四预”能力为核心的工程全生命期孪生应用场景与功能,指导后续项目实施,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3.
海洋电磁探测方法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主要手段,目前电磁发射机可控源电路为电能单向流动,当发射偶极释放储能时,无法回馈能量,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升高,开关管电压应力增大,甚至烧毁滤波电容、开关管,无法保证水下拖体在深海中长时间可靠工作。此处以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作为发射机可控源电路,首先介绍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与软开关限定条件,然后设计了双模控制策略,采用电感电流应力优化控制保证稳态工作,采用单变量扩展移相(EPS)滑模控制实现感性负载中能量快速回馈。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电路显著减少了母线电压冲击和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提高了系统效率和动态性能,满足了深海油气资源勘探需求。  相似文献   
994.
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与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广泛接入以及城市电缆化率的提升,使配电网用户侧的无功特性变得复杂,导致负荷无功用电不确定性增加,不利于配电网安全运行。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无功优化配置,文章采用不同负荷日功率因数变化曲线的组合场景及其概率来反映无功用电的不确定性,以运行成本的期望值最小为目标,建立多无功用电场景的期望值优化配置模型。首先,利用多重一维卷积自编码器(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s,1D-CAEs)提取不同用户日功率因数数据的低维表征;随后,利用k-means方法进行场景缩减,获得典型日功率因数变化场景,并组合出多用户的场景集;最后,建立期望值无功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确定出最优配置方案。依据上海市某配电网不同类型用户实际的无功用电信息,采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确保发电容量充裕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力市场稳定的必要条件,是电力工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全球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性面临着严峻挑战,国际上已实施多种容量机制。文章结合欧洲能源转型及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梳理容量机制的建设背景、发展脉络及现状,重点分析欧洲2019/943法案推荐近期适用的战略备用机制,及该机制在芬兰、德国、比利时的设计细节。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电将由主体电源转变为调节性、支撑性电源,亟需容量机制保障其安全平稳转型。文章梳理了我国煤电容量机制现状及问题,指出战略备用机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分析设计实施该机制的关键问题,为国内容量机制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降低了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给系统频率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储能出力灵活且迅速,将储能与光伏结合构成光储电站参与电网调频能够提高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光储电站参与系统调频的有功出力受到光照强度、储能荷电系数等多因素的影响,然而现有的与光储电站调频控制有关的研究大多对这些多约束的处理能力较差。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新型电力系统光储电站调频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最小化系统频率偏差与频率变化率之和为目标,计及光储电站有功出力及总发电量约束,优化光储电站有功出力,并通过控制光储电站有功输出参与系统频率调节。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相比传统控制策略调频效果更优,能够在考虑多约束的情况下快速精准确定光储电站出力,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J型管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海上风电送出系统海底电缆的保护装置,其存在会阻碍海缆对外散热,制约整条风电送出线路的载流量。为了提高J型管段海缆载流量,文中建立了典型J型管段流体—温度耦合数值模型,仿真分析了环境风速、太阳辐射、环境温度对直流±250 kV海底电缆封闭J型管系统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确定J型管载流量瓶颈位置,提出了一种J型管外壁开孔配合平台开孔引入外界风的J型管载流量提升方法,验证了仿真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与全封闭J型管系统相比,J型管外壁开孔配合平台开孔能有效降低海缆温度,环境风速较低为1 m/s时载流量可有效提升13.98%。研究结果为指导J型管设计提升J型管段海缆载流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8.
杨玉滢  刘舜  杜小泽   《热力发电》2022,51(11):164-173
氢能是清洁绿色的二次能源和载能体,利用太阳能热驱动甲醇蒸汽重整制取氢气,可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存储与氢气制备。基于流化床传热传质效率高的优点,设计聚光太阳能流化床甲醇重整制氢系统,模拟了镜场的光线路径和反应器表面的辐照能流分布,探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重整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固定床,使用流化床反应器更有利于提高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效率;当辐照强度为10 000 W/m2,水与甲醇摩尔比1.4,进口流速0.40 m/s,床层厚度0.20 m时,甲醇转化率可达99.6%,氢气产率达2.57 mol/mol。该研究结果对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设计和操作参数优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鉴于配电网-热泵-蓄能(DN-HP-ESS)耦合系统评价体系的缺失,进行配电网与热泵蓄能耦合系统的动态综合评价。首先,分析DN-HP-ESS耦合系统的运行原理与运行模式;然后,从技术性、安全性、经济性3个维度构建DN-HP-ESS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离差最大化法组合赋权模型,进一步提出重心法修正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接着,考虑DN-HP-ESS耦合系统的动态变化,构建DN-HP-ESS耦合系统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并提出模型的有效性检验方法;最后,以上海某一示范工程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DN-HP-ESS耦合系统能够降低向配电网的购电成本与热泵的运行成本,提高新能源的消纳量,且在各维度均优于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耐震时程分析法在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抗震性能评估中的适用性,以典型百米级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为研究对象,基于目标反应谱优化合成的4条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地震动输入,同时选取10条实测地震动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对比研究该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坝顶加速度、动位移、相对震陷率等动力响应指标。结果表明:耐震时程分析法能较好预测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其结果处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包络线之内,有效避免了多次调幅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能为我国西部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更高效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