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0篇
  免费   1286篇
  国内免费   655篇
电工技术   90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63篇
化学工业   1877篇
金属工艺   722篇
机械仪表   775篇
建筑科学   990篇
矿业工程   371篇
能源动力   450篇
轻工业   1062篇
水利工程   276篇
石油天然气   563篇
武器工业   141篇
无线电   15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07篇
冶金工业   632篇
原子能技术   120篇
自动化技术   169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590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925篇
  2011年   899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793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探索污水处理中氨氮的优良吸附剂,对环境矿物沸石、膨润土和粉煤灰分别进行了酸、碱、盐、热改性,并对氨氮的吸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钠改性沸石对氨氮吸附效果最好;影响5%钠改性沸石吸附氨氮的主次顺序为:投加量吸附时间p H值转速;当氨氮含量为30 mg/L时,5%钠改性沸石在投加量为20 g/L、吸附时间120 min、p H值为8、转速150 r/min的条件下,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可达88.34%;钠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机理为:Na+置换了沸石中半径较大的阳离子,使沸石孔道的有效空间变大,空间位阻变小,内扩散速度加快,比表面积加大,吸附能力增强。离子交换后的钠改性沸石电负性增强,且Na+易被NH4+交换,因而NH4+可被钠改性沸石有效去除;5%钠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是吸附氨氮的优良吸附剂。  相似文献   
992.
建筑墙体材料是室内氡放射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重钙粉对粉煤灰/煤渣的墙板氡污染进行防治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对墙板氡浓度及抗折抗压强度进行分析。重钙粉的加入使墙板孔隙被填充,提高了墙板的密实性,氡释放量明显降低,而且对抗压抗折强度影响相对较小。重钙粉取材便利,成本低廉,应用于建筑粉煤灰/煤渣轻质墙板的氡污染防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西藏某多金属矿选厂的铜钼混合精矿-0.048 mm含量为85%,铜、钼品位分别为19.06%和0.640%,金、银含量分别为6.98和490.90 g/t,99%以上的铜钼矿物为原生或次生硫化矿物。采用高效易降解药剂对该混合精矿进行铜钼分离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48 mm占90%的情况下,以高效易降解的ZG-2为铜矿物抑制剂、HTL-3为钼捕收剂,采用1粗4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分离试样中的铜钼,最终可获得钼品位为47.68%、钼回收率为81.45%的钼精矿,和铜品位为19.26%、铜回收率为99.94%的铜精矿,金、银主要富集在铜精矿中,实现了该铜钼混合精矿的高效、低毒分离。  相似文献   
994.
苗雅丽  崔沛 《煤矿机械》2015,36(1):257-258
基于PLC控制的光电式竖井提升机松绳保护装置是利用红外线作为检测工具,PLC程序作为控制手段,使提升机的松绳保护由限位开关式改为光电式。对于提高松绳检测的可靠性,实现提升机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陈丹  郭玉金  杨梦琦  蔡骅琳  江沛 《金属学报》2018,23(12):1425-1430
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新的作用分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ACE2-Ang(1-7)-Mas)轴反向调节经典ACE-AngII-AT受体轴。Ang(1-7)广泛存在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可以通过缓激肽、一氧化氮合酶(NOS)、环氧合酶(COX)及一些信号通路影响其他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及释放,发挥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抗炎等作用,达到保护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效果。本文就Ang(1-7)的分布及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样性的生物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分子动力学,从微观角度仿真模拟Ni/Al结合界面的爆炸焊接过程,分析结合界面形成的加载、卸载和冷却阶段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i、Al板碰撞后动能转变为内能,异种金属间互相熔合渗透形成结合界面;冲击速度越大,卸载和冷却阶段扩散变化较明显;由于极高的应变速率和热效应,Ni板、Al板和混合区分别形成了胞状位错结构、多边形位错结构、典型凝固结构;爆炸焊接中FCC、BCC结构可逆向转变,加载时初始温度越高,FCC结构的逆向转化率越高,冲击速度为1500、1750、2000 m/s时,分别提高了7.0%、15.6%、28.0%.  相似文献   
997.
结合航天型号风险管理实例对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使得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更加通俗易懂,对型号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成功要素进行描述,为航天型号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A divergent approach to generate either 1‐hydroxymethylindenes (which could then be converted to benzofulvenes through a dehydration reaction) or naphthalenes by the rearrangement of cycloprop[2,3]inden‐1‐ols is reported. The effect of the cyclopropyl ring substitution pattern on ring‐opening/expansion rearrangements of the substrates was systemically studied.

  相似文献   

999.
A facile method to synthesize 3‐halobenzo‐heterocyclic‐2‐carbonyl compounds is described. Mechanistic studies suggested that a halo‐cyclization process, which generated the unstable spiro‐acetal transition state and readily convertible to the corresponding carbonyl compound might be involved. Diverse 3‐halobenzo‐heterocyclic‐2‐carbonyl compounds could be synthesized with up to 95 % yield in mild conditions with inexpensive start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000.
褐煤中官能团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煤的微观结构对煤的燃烧特性的影响,选取7种典型褐煤,借助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所选煤样进行了结构特征及燃烧特性分析。利用Gaussian峰对褐煤红外光谱谱线进行分峰拟合,以此确定褐煤中官能团的分布、归属及结构特征,从而研究煤样中官能团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中芳香烃结构的稳定性较好,活性较低,对煤的着火是不利的;脂肪烃含量影响褐煤燃尽温度,对煤的燃尽不利;含氧官能团、羟基分别能提高褐煤着火后燃烧速度和降低褐煤的活化能,能促进煤的着火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