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1工程概况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是按照恢复电站原任务和功能,在原大坝下游120 m处新建一座大坝,保留原三期装机28万k W·h,新建6台单机20万k W·h机组,总装机容量148万k W·h(原装机100.25万k W·h)。新坝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长1 068 m(原坝长1 080 m),新坝坝顶高程269.50 m(原坝267.70 m),最大坝高94.5 m(原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围压对煤岩吸附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以测定围压条件下原煤等温吸附/解吸特性的试验方法,并研发了试验装置。利用该方法和装置对同一干燥原煤煤样,在围压15MPa条件下对CH。气体进行了2次等温吸附/解吸重复性试验,重复性偏差小于5%,显示了该方法和装置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结合吸附理论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原煤煤样在高围压条件下对CH4气体具有典型的吸附、解吸可逆性和解吸过程滞后性;吸附/解吸过程造成煤中孔隙体积变化,可能会影响到重复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13.
付旭 《山西建筑》2009,35(2):99-100
探讨了锚杆、锚索在昆明地区复合土钉墙中应用的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并通过拉拔试验研究了它的施工特点,指出锚杆、锚索两者的承载力都主要受到注浆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测试PCB裸板性能的设备-飞针测试机,包括测试机的结构、测试的方法和原理随后简要介绍了飞针测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最后应用旅行商问题的解决方法,对飞针测试探针移动路径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由0.1 mol/L氯化胆碱、0.2 mol/L尿素和0.1 mol/L AgNO3组成的低共熔体系镀液电沉积银.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银离子电沉积的电化学行为.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塔菲曲线测试分别研究了沉积电位对银镀层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98 V(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下电沉积所得银层呈枝晶状结构,厚度约为12μm,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吸能锚杆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有效解决了岩土层的大变形和瞬时高动载荷问题,在深部软岩工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吸能锚杆的传统支护材料一般主要包括杆体、托板、螺母和锚固剂,其中杆体材料一般为圆钢和螺纹钢,在静载和动载条件下表现出了优良的材料性能;树脂锚固剂是最主要的锚固剂之一,分为慢、中、快和超快四种型号,澳大利亚与中国均成功研制了双速树脂锚固剂。目前,已有几十种吸能锚杆被研制出来,例如锥形锚杆、D形锚杆、Garford锚杆、Yield-Lok锚杆、Roofex锚杆等,这些锚杆可分为杆体可延伸型和构件可滑移型两类。例如,锥形锚杆主要依靠杆体上的锥形体在锚固剂中的滑移来吸收和转移围岩膨胀变形能; D形锚杆主要依靠杆体上桨状或波纹状的锚固单元屈服变形来吸收和转移围岩膨胀变形能; Garford锚杆和Roofex锚杆均依靠拉力载荷迫使锚杆杆体从滑移元件(套筒状,要求内径小于锚杆直径)中被挤压出,从而吸收和转移围岩膨胀变形能。对于上述吸能锚杆,其所受拉力载荷(工作阻力)随位移而变化,延伸率有限,当围岩膨胀变形能足够大时,锚杆支护系统易被冲击破坏,难以满足大变形控制要求。鉴于此,何满朝院士首次在岩土锚固领域中提出了负泊松比(NPR)材料/结构的概念,并成功研发了具有独特负泊松比效应的吸能型NPR锚杆。NPR锚杆在抗剪、抗动载荷和吸能方面比传统材料锚杆更具优势,有利于岩土锚固领域向更深部的软岩支护方向发展。随着采掘深度的不断加大,软岩体所表现出的非线性物理力学现象也更加复杂,吸能锚杆仍需在新材料和新结构、与围岩间的协调工作机制、多场耦合下的锚固机理、杆体腐蚀问题及信息智能化设计方法与工艺方面继续开展深入研究。本文分别对传统支护材料和负泊松比材料/结构吸能锚杆的材料性能、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力学特性等进行介绍,分析了吸能锚杆面临的科学问题,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型立式数控装备中所用的大尺寸静压推力轴承的润滑问题,建立了模拟静压推力轴承本体及间隙油膜三维流动的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采用ICEMCFD软件对环形腔的静压推力轴承内部流体温度场进行仿真模拟,获得了旋转速度和间隙油膜温度的关系,得到了其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间隙油膜温度随着工作台旋转速度增加而增加,最高温度出现在半径内侧与外侧封油边和油腔形成的阶梯附近,最低温度出现在回油槽处.  相似文献   
18.
GFRP抗浮锚杆是解决杆体腐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地下结构抗浮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分析了近年来GFRP抗浮锚杆的基本组成、工作特性及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其次详细介绍了GFRP抗浮锚杆内锚固和外锚固试验研究进展,总结和分析了GFRP抗浮锚杆的锚固机理特性:在拉力载荷作用下,内锚固段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杆体拔断和发生剪切位移,承载力与锚固段直径和长度呈正相关性,但存在临界锚固长度,轴力与剪应力分布范围在距孔口0~3 m范围之间;外锚固段的破坏形式为拔出、劈裂和滑移三种,锚具锚固可比直锚提供更高的承载力,弯曲锚固的弯曲半径和弯折长度对承载力有直接影响,外锚固段的载荷-滑移量关系曲线呈三阶段变化形式。最后,对GFRP抗浮锚杆在抗浮体系承载与变形特性研究、基于地下水位预测的稳定性计算和GFRP抗浮锚杆制作/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中,首先建立了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的模型,采用相同的原始基础数据和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分别应用2种评价方法对同一地质条件的软基处理方案进行评判,最后比较2种评价方法、评判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海静  王贺  杨帅  付旭  战充波  张润佳  周欣  陈国亮  孙杰 《表面技术》2022,51(2):268-275, 305
目的研究锌在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ChCl-Urea DES)中的电化学行为、电结晶机理、电沉积历程和耐蚀性。方法采用循环伏安(CV)和计时电流技术(CA),研究了锌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结晶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锌镀层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比研究了ChCl-Urea DES和水溶液中锌镀层的耐蚀性。结果CV测试表明,在Zn(Ⅱ)的氧化还原过程中仅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这说明Zn(Ⅱ)在ChCl-Urea DES中为一步还原及氧化,且还原峰电位为?1.207 V(vs.Ag)。不同扫描速度下的CV曲线表明,还原峰和氧化峰的峰值电位Ep和峰值电流Ip均随扫描速率v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偏移,这符合不可逆电极反应的特征。对Ip和v1/2的关系进行了线性拟合,发现Ip与v1/2之间符合线性关系,故可认为Zn(Ⅱ)的还原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进一步计算出扩散系数DZn(Ⅱ)为6.67×10?8cm2/s。在–1.141~–1.147 V下测定CA曲线,通过对比拟合CA曲线和理论曲线发现,Zn(Ⅱ)在ChCl-Urea DES中的形核方式不符合三维瞬时成核和三维连续成核,是一种具有两种形核方式特征的混合形核。SEM结果表明,不同沉积时间下锌镀层的微观形貌相差较大。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锌晶粒由细小、粒径均一的颗粒逐渐变化成大小颗粒交叠存在的六方形立体结构,然后又变成线状或棒状的结构,最终转变为六方形的片状晶粒。XRD表明,锌镀层由六方晶相的多晶锌构成。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和电化学阻抗图谱表明,在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ChCl-Urea DES可获得与水溶液中耐蚀性相当的锌镀层,且ChCl-Urea DES中锌镀层的沉积速率略高于水溶液。结论Zn(Ⅱ)在ChCl-Urea DES中的电沉积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极过程,形核方式不符合三维瞬时成核和三维连续成核,是一种具有两种形核方式特征的混合形核。锌镀层是由六方晶相的多晶锌构成的。在ChCl-Urea DES中可获得与水溶液中耐蚀性相当的锌镀层,且沉积速率略高于水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