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针对一起500kV变压器突发的短路故障,通过油色谱、故障录波以及吊罩解体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分析,指出故障原因是变压器绕组使用了有缺陷的电磁线,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35kV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不同情况下的防雷保护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合理布置避雷针和避雷线、合理选择避雷器和变压器之间的最大电气距离,采用进线段保护等是提高35kV变电站耐雷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普洱供电局为例,统计普洱供电局输电线路近6年来雷击跳闸情况和防雷措施实施情况,得出防雷措施实施后的雷击跳闸次数大幅下降,表明了多项防雷措施并举对防雷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对几条典型线路进行分析,指出线路防雷工作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差异化防雷是较为合理有效的输电线路雷害治理措施,而如何找到具体输电线路易遭受雷击的范围和雷害的类型是做到差异化防雷的必要条件。针对这一问题,以一条具体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雷电定位信息系统,收集该条线路走廊一定范围内的雷电参数信息,计算雷电地闪密度参数和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参数,根据概率统计中的乘法原理,把以上两参数相乘得到了输电线路雷害危险点的判别指标——危险电流密度。以此为依据,区分出不同类  相似文献   
15.
云南高海拔地区雷电活动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取云南省的雷电活动规律,结合雷电定位系统2005年—2008年的雷电监测数据,对整个云南省的落雷次数、雷暴日、落雷密度等雷电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雷电流幅值分布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采用IEEE推荐的表达式比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和概率密度曲线拟合效果比采用我国现行规程中推荐公式要好,规程推荐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在大于29 kA时比实际值大,而规程推荐的典型杆塔反击耐雷水平大于41 kA,这使得反击耐雷水平的设计趋于保守。根据电气几何模型的基本原理,对输电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实际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计算得到的绕击跳闸率将比规程推荐公式计算值大,当最大绕击雷电流达到80kA时,所有电压等级的绕击跳闸率将是规程计算绕击跳闸率的4倍以上,这与目前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的事实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电流互感器是联络电网一次设备和二次系统的关键设备,倒立电流互感器相对于正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而言具有诸多优点,正逐步在电网系统内大批量使用。从倒立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特点出发,对其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典型缺陷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在设计制造阶段应重点关注的制造工艺,以提高倒立电流互感器投运后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导线的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采用"两步走"方法,从理论层面研究了屏蔽线和三相线路的空间结构变化对耦合电压峰值的影响.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1)屏蔽线的高度对耦合电压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发现屏蔽线越高,相线受到的屏蔽效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线路结构两边的两根相线在屏蔽线高度为17.05 m时,屏蔽效应达到最大;但对中间的一根相线而言,屏蔽线高度为12.05 m时,屏蔽效应最大.2)保持屏蔽线和三相线的高度不变,通过改变三相线的水平距离(屏蔽线的水平间距也随之改变),分析线路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耦合电压的影响.对位于两边的两根相线而言,水平间距从1.7 m增加至5.7 m时,屏蔽效应逐渐减小.对中间的一根相线而言,水平间距从1.7 m增加到2.7 m时,屏蔽效应逐渐增大,但当水平间距继续增加至5.7 m时,屏蔽效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通过雷电辐射场信号反演闪电强度,利用500~800 km范围的VLF磁场数据和定位资料,分析了远距离磁场数据的波形特征,并对雷电流强度与磁场幅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将磁场数据按照距离衰减规律归一化至650 km后,结果表明:远距离雷电流强度与磁场幅值之间基本满足线性关系;对于地波,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引起的衰减;一次天波同时受电离层特性和地磁场的影响,会表现出方向上的差异性。另外,拟合结果的准确性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本身的分布情况,地波数据更加集中,所以结果也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9.
染污方式对覆冰瓷和玻璃绝缘子直流闪络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绝缘子覆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污秽,一般来说覆冰前绝缘子表面存在污秽才会导致绝缘子在运行电压下发生冰闪。如何模拟和表征污秽对绝缘子冰闪电压的影响是防冰抗冰设计的基础,因此根据多功能人工气候室的试验结果探讨了染污方式,即固体涂层法染污或覆冰水电导率染污对瓷和玻璃绝缘子覆冰直流电压的影响,分析了人工覆冰绝缘子两种染污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冰闪电压的影响上,两种染污方式存在等价性;染污方式对覆冰绝缘子的放电路径有影响,固体涂层法染污的瓷和玻璃绝缘子冰闪路径沿着绝缘子表面,覆冰水电导率模拟污秽时,放电沿着冰层外表面;覆冰水电导率法试验结果的分散性较小,试验简便且易于控制。因此,建议试验时可采用覆冰水电导率法模拟污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起220kV变压器内部含有微量C_2H_2的故障,充分利用溶解气体分析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吊罩检查情况对故障点进行查找和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