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很早便对日本千年古都的京都、奈良有一份向往。空寂的古寺,同着勃勃的庭树,绚丽的樱花,同着同样绚丽和服的温柔女子,伴着三两琴声,该是最最“日本”的景象之一了吧。樱花之于日本,众多文人墨客在前,无须多言;而关于京都、奈良的寺院神社——因着对唐风、进而是对日本木构建筑的喜爱,因着它们在现代文明喧嚣中的依然故我——而怀着一份虔敬与喜悦。 对日本故都奈良的访问是在一个阴雨的午后,在保存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木构建筑的法隆寺展开的。 为祈福天皇病愈而于公元607年建立的法隆寺,在建成63年后,遇火灾烧失。现存于八世纪初再建之法隆寺,比中国现存最早的南禅寺大殿(公元782年)  相似文献   
52.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菲  邱悦  毕世波  陈明 《风景园林》2020,27(1):12-18
回顾2010-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发展动态,梳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研究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内容分析法,并结合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进行科学图谱分析。根据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可视化结果,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结合同期的相关政策与技术标准进行整体分析。此外,提炼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3个风景园林相关的发展热点,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建设、国家公园体制以及实践与管理,结合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与技术标准进行细化论述。最后提出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以期为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风景园林视角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3.
戴菲  江佩宜  文晨 《风景园林》2023,30(11):96-104
[目的]城市生态空间兼具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多元生态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有助于揭示不同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武汉生态空间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制定差异化碳汇能力提升策略,以助力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路径。[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选取与城市生态空间自然基底相关的碳储量、生境质量、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5类模块,运用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分别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使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ping,SOM)聚类模型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并着重考虑碳汇与4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组合关系。[结果]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分布区域与组合模式,识别出生态均衡簇、生态保育簇、游憩水源簇、水土保育簇、人居环境簇、生态脆弱簇6类,再根据碳汇发育程度划分为碳汇保育区、碳汇潜力区、碳汇稀缺区3类分区。[结论]基于碳汇能力提升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簇,为分类、分区提升碳汇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54.
"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与城市建成区联系最紧密的城市绿心中,进行城市绿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该实践有别于常规的生态修复规划,针对生态条件优越的场地提出了生态修复与优化提升策略。通过学习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心的建设经验,探索城市绿心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技术策略,并以武汉市东湖绿心为例,提出前期评估、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网络构建与规划绩效测算的具体技术方法,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基于空间句法,将主观感受到的园林空间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中外传统园林的对比,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营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科学的方式继承、发展并创新中国传统园林。通过建立流芳园和拙政园的可行层与可视层模型,计算连接度、整合度和深度值三个指标,对拙政园与流芳园的空间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提出增加可视层与可行层连接度的差值,结合园林空间大小,控制整合度在一个范围内较大波动,对丰富园林空间层次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障景、藏景、借景等手法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结合路径的曲折变化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56.
57.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对于优化城市生态、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的绿地生态网络状况,提出由绿源、一级绿廊、二级绿廊及水廊道构成市域生态网络.在形成总体绿地生态网络的基础上,对以城市绿道为代表的生态廊道及以重点生态用地、公园绿地为代表的生态斑块的规划建设进行探讨,以期实现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武汉新格局.  相似文献   
58.
戴菲  毕世波  陈明 《风景园林》2021,28(2):10-15
城市绿色空间在提供舒适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CiteSpace进行文献分析,探讨近年与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出成果的热点内容与相应技术方法,总结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微气候、缓解大气污染、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景观格局、城市绿地率及促进公共健康6个方面,前两者以实测与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中间三者分别以模型评估、指数计算、差异分析和空间分析为主流方法,后者则以模型计算、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为主导方法;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为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的新兴领域,有持续的研究前景。以此满足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国家重大发展需求,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引导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9.
陈明  戴菲 《中国园林》2020,36(10):63
在城市用地紧张的背景下,优化绿色基础设施(UGI) 空间形态,对缓解大气颗粒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UGI空 间形态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主要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极少 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角度展开。基于武汉建成区内 16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为中心形成的1 000m×1 000m研究单 元,通过MSPA和UGI连通性分析,研究MSPA要素、UGI 连通性对PM 2.5 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6个研究单元的 MSPA要素存在较大差异,可分为以核心与边缘为主导要素 的2种形态,其相应的UGI整体连通性前者高于后者;PM 2.5 污染越重时,研究单元的UGI比例、MSPA要素与PM 2.5 浓度 相关性越显著,整体而言,PM 2.5 浓度与核心、孔隙的面积以 及孔隙、环的数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孤岛、分支的面积呈显著 正相关,与边缘面积在轻度污染时呈显著正相关;整体连接度 连接指数EC(IIC)与可能连接度连接指数EC(PC)均与PM 2.5 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最后,从改善PM 2.5 污染的角度,提出增 加UGI的核心并减少孤岛面积、以环线加强UGI内部连通性与 提高UGI的整体连接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60.
高密度城区由于人口密集、建筑密布给社区生态空间带来了应对破碎化和提升服务效能的挑战。如何在高密度环境下考虑生态空间多功能协同的问题成为亟须研究的课题。旨在以“碳汇-视觉-生态”协同视角,提出了一种多元评价体系。选取武汉市高密度社区的800个样本点并建构15分钟生活圈,运用计算机视觉分析景观视觉,通过景观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方法评估生态功能,同时采用碳汇测定方法分析储碳能力。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簇(SOM)的理论方法,有效识别了不同功能的组合情况协同效应。结果在空间中揭示了4类服务簇:植被丰茂簇、碳汇连通簇、生态耦合簇和生态脆弱簇,并据此给出了高密度社区景观环境的提升策略。提出的多元评价体系能为高密度社区环境的优化提供指导,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