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68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3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通过对鸭河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产生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从水土流失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为鸭河口水库水源区控制和治理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李硕  刘熠斌  冯翔  杨朝合 《化工进展》2019,38(2):867-875
加氢脱硫工艺在清洁油品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MoS2基催化剂是加氢脱硫的主要催化剂,因此对MoS2基催化剂活性相和催化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从原子层面上对催化剂进行优化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MoS2基催化剂活性相形貌结构的研究,着重探讨了硫化气氛、助剂和载体类型对活性相结构的影响,以及现有表征技术在MoS2基催化剂活性相形貌结构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总结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相的微观结构特征;同时,从MoS2基催化剂的活性相组成和结构角度分析了噻吩的加氢脱硫机理,发现了加氢脱硫活性与催化剂微观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展望了理论计算在设计和开发高效加氢脱硫催化剂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3.
朱波  赵梦恋  杨朝  张书瑜  吴晓波 《微电子学》2018,48(2):207-210, 221
基于原边反馈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反激LED恒流驱动控制芯片。分析了原边反馈控制的反激LED驱动电路的原理,提出一种新颖、结构简单的恒流控制电路,提高了输出恒流精度。采用谐振谷底开通的开关方式,降低了功率MOS管的开关损耗。该LED驱动芯片基于CSMC 1 μm 40 V BCD工艺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90~270 V输入范围内,该LED驱动电路的功率因数大于0.98,输出电流误差小于0.5%。  相似文献   
44.
摩擦电喷镀是一种金属的电沉积与机械摩擦加工相结合的高速喷镀方法,由于这种喷镀方法比较特殊,所以必须设计一种特殊的喷镀装置,下面就从喷镀装置、镀笔的结构组成与作用、阳极材料的选择、阳极的设计与制作、摩擦器的制作与材料选择、镀液供送装置等六方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王静  杨朝  杨金萍  王春梅  王岭 《电源技术》2016,(6):1159-1162
以CoCl2·6 H2O、正硅酸乙酯(TEOS)、蔗糖为原料,水热法制备Co/SiO_x/C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Co/Si摩尔比对复合材料组成、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500℃、Co/Si摩尔比为1/5时制备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比容量,5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保持在763.1 m Ah/g。随钴元素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6.
利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胜利石油化工厂的AR在不同剂油比和停留时间下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表明,提高剂油比、延长停留时间会使原料中的硫更多地分布到催化裂化汽油和焦炭之中,分布到重油中的硫急剧减少,提高剂油比、缩短停留时间,使分布到柴油中的硫增加,液化气中的硫减少.  相似文献   
47.
轧制导入角对AZ31镁合金薄板头部翘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轧制导入角对镁合金薄板轧制过程中头部翘曲的影响。方法设计实验导入角分别为-4.8°,-1.4°,3.1°,4.3°,7.2°的5组方案,并进行轧制实验。结果当入射角为-1.4°时轧制板材翘曲程度最小,入射角为7.2°时翘曲程度最大。随着导入角的增加,轧件非对称咬入,上下表层与轧辊的接触面积差、延伸变形量差增大,附加应力也随之增加,结果造成轧件翘曲程度逐渐增大。结论当导入角为-1°~2°时,轧件的上下表层接触面积、延伸变形量相当,产生的附加压力较小,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8.
给出了一种新型浮阀域板-HTV船型浮阀塔板的工艺及流体力学校核计算Fortran源程序、框图及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49.
以胜利富芳重油为催化原料,对其加氢处理前后的油品性质和催化裂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富芳重油经过加氢处理后,密度降低,饱和分含量明显升高,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硫、氮及金属元素含量明显下降。经过加氢处理的富芳重油,催化裂化转化率提高9.26个百分点,液化气、汽油及总液体收率依次提高4.53,9.28,10.12个百分点,柴油收率降低3.69个百分点,同时干气及焦炭等非目的产物的收率显著降低。相比于直接催化裂化,富芳重油经加氢处理后再进行催化裂化所得汽油产品中烯烃质量分数降低6.64个百分点,芳烃和异构烷烃质量分数分别增加3.96,2.43个百分点;柴油产品中链烃及环烷烃含量降低,多环芳烃含量升高;汽柴油产品中的硫含量大幅降低;由于氢转移反应程度加深,低碳烯烃在液化气中的比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0.
针对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工艺,在催化反应机理和TMP工艺特点的指导下,将反应体系划分成重油、柴油、汽油中的烯烃、汽油中的芳烃、汽油中的饱和烃、(丙烷+丁烷)、丁烯、丙烯、干气和焦炭共十个集总,建立了TMP工艺十集总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模拟退火法(全局)-最小二乘法(局部)-模拟退火法(局部)三层逐层寻优方法进行了参数估计。研究结果表明,TMP工艺十集总动力学模型可用来分析TMP工艺各产物分布规律,并考察操作条件对装置的影响,给装置操作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