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4篇
水利工程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别对不同填料物理化学性能和其对再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和生物膜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对再生水的处理效果;填料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单位体积的生物量多,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填料的破损率和磨损率相对较小,有助于减少实际工程中填料的耗损,降低运行成本,并可以保障微生物的生长空间。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填料去除污染物的特性进行填料的优选与应用。  相似文献   
32.
以北京市某下凹桥区排水系统为研究实例,利用InfoWorks ICM对桥区排水系统进行建模。梳理了桥区数学建模的流程,并对桥区一维管网模型、二维地面模型的构建以及旱天、雨天模型校核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研究得到一种桥区数学建模和模型校核的方法和步骤,为其他桥区排水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利用活性初沉池改善进水水质与强化生物脱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有初沉池的污水处理厂通常都不能满足生物脱氮除磷对碳源的需求,而取消初沉池则会增加好氧池的曝气能耗并降低生物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利用初沉污泥发酵来增加生物可利用的碳源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利用活性初沉池进行污泥发酵是最为简单、改造费用最低的一种发酵方式,但其发酵效果难于控制。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厂的升级改造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将普通初沉池改造成活性初沉池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活性初沉池中典型的污泥层高度为0.22~0.54 m,仅为普通初沉池池边水深的5%~12%;与未改造的普通初沉池相比,经改造后的活性初沉池出水VFA、SBOD5、COD、C/N、C/P值分别增加了48.8%、45.3%、20.5%、66.2%、26.2%;活性初沉池系列的缺氧反硝化效果明显好于普通初沉池系列的,缺氧末端的硝酸盐氮浓度均值分别为3.4和8.9 mg/L。因此,将普通初沉池改造成活性初沉池是实现节能降耗和稳定达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4.
以服务首都城市水环境安全保障、支撑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湖景观的重要需求为目标,本研究针对北京市城市水环境的水污染特征,初步形成了北方特大型城市高品质再生水集成工艺技术,通过持久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的建立,最终将为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提供优质稳定的再生水。  相似文献   
35.
以服务首都城市水环境安全保障、支撑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湖景观的重要需求为目标,本研究针对北京市城市水环境的水污染特征,初步形成了北方特大型城市高品质再生水集成工艺技术,通过持久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的建立,最终将为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提供优质稳定的再生水。  相似文献   
36.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再生利用工程为例,为了同时满足多用户高标准的再生水质,提出将再生水直接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TN除外)。详细比较了二级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案,最终确定了采用五因子可调A2/O工艺(5FA2/O)进行二级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并采用砂滤-O3-BAF为主体的"新三段"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最后分析了工程实施后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7.
再生水景观水体色度和臭味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再生水景观水体的色度和臭味进行测定,分析DePAT(R)系统对其色度和臭味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DePAT(R)系统中旁滤单元对色度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湖水中色度仍出现积累,这主要是由于藻类和悬浮物所引起的;DePAT(R)系统对臭味物质MIB、IPMP、TCA均具有很强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38.
4 方案比较与工艺设计工程设计中一般要经过方案比较后方能实施工艺设计。传统方案比较往往根据经验或可借鉴工程实例进行。经济的可比性可根据两个选定的工艺在占地、耗材、耗能等方面的信息得出判断;然而,技术方面的可比性常常就靠想当然来推断,很少有运行过程与处理效果的科学预知性。在某种程度上,方案比较演变成为了比较而比较,形同虚设。此处,利用上述已被验证的联合模型,对接受相同进水的两种反硝化除磷工艺———BCFS 与A2 N进行模拟运行结果比较。图3[19] 显示了两种工艺被模拟的出水氮与磷的水质与污泥龄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其…  相似文献   
39.
生物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基本理论,各种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特点,反硝化除磷微生物学的研究情况以及对其机理与数学模型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段进水工艺处理城市废水实现深度脱氮(TN<5 mg·L-1)研究中,采用SBR反应器,分别以甲醇或葡萄糖为碳源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NO2--N)的积累情况、pH和ORP变化规律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碳源系统、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反硝化过程均出现明显的NO2--N积累.相同C/N下,在NO2--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