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电工技术   56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77篇
金属工艺   54篇
机械仪表   57篇
建筑科学   163篇
矿业工程   60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58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限量》,用气相色谱法对胶黏剂中二甲苯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过程中称量、溶液配制、定容、稀释、测试重复性、校准曲线拟合等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校准曲线拟合和标准溶液稀释对测试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当包含因子k=2,置信水平p=95%时,二甲苯测试的不确定度为测试结果的4.1%。  相似文献   
72.
有机硅/二氧化硅杂化涂层抗原子氧侵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一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分子级复合的SiO2杂化有机硅树脂,浸涂在聚酰亚胺表面干燥后获得了透明致密的涂层。采用自己研制的空间综合环境地面模拟设备对试样进行了原子氧暴露实验。测试表明,溶胶-凝胶制备的有机硅/SiO2涂层抗原子氧侵蚀性能优异,抗原子氧侵蚀性能比聚酰亚胺基体提高了2个数量级以上。经AO暴露后的杂化涂层质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经FTIR和XPS分析表明,在原子氧暴露后涂层表面产生的是SiO2陶瓷层。SEM分析表明无涂层的聚酰亚胺原子氧暴露后表面非常粗糙,表面呈现地毯状形貌而涂覆涂层试样暴露前后表面形貌没有发生变化。采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涂覆有机硅/SiO2涂层试样分析表明,原子氧暴露前后试样表面的光学性能也未发生变化。实验证明,制备抗原子氧侵蚀的防护涂层的溶胶-凝胶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大电流宽频带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了一种大电流宽频带的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热释电输出电压响应的基础上,结合热辐射探测的特点,提出了新的仿真模型,实际电路与仿真数据基本吻合.通过采用双极型结型场效应管(BJFET)和改变热释电时间常数等方法解决了热释电前置放大器输出信号弱和通频带窄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4.
话务量预测在工程规划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常用的预测方法总体准确率不高,而LIBSVM算法在解决回归问题上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本文以H市连续587天早忙时话务量样本作为LIBSVM模型训练,之后用60个样本点作为测试数据,验证LIBSVM模型的预测性能,并对结果进行均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的指标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5.
76.
大功率薄煤层滚筒采煤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设计MG250-BW4煤层滚筒采煤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与国内已有薄煤层滚筒采煤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