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三种产生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的方式.分别利用迟滞比较器,多谐振荡器,555定时器等设计外围电路产生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并且用Multisim进行仿真、调试、运行.此三种方法都有优劣,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可用在不同的场合.  相似文献   
12.
某集中供热系统由于地处采矿区,各热力站和热源相互间相对高差较大,其管网的设计和运行难度相对较大。本文对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一为采用一般的阀门调节的方法,一为在热力站站内采用回水加压泵调节的方法,即为分布式变频泵系统的方法。如采用一般的阀门调节的方法,则使得热网中大部分管道设计压力高于1.6MPa,管道投资大,而且管网输送能耗大,如采用分布式变频泵系统则有效解决了如上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庙子膨润土的胀缩变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庙子钠基膨润土为对象,研究了干密度、竖向压力、浸泡液体、吸湿方式对其膨胀变形的影响,探讨了浸泡液体变化引起的渗析变形以及加卸载循环中的变形规律。试验表明膨润土的水–力–化学耦合作用非常复杂:干密度、竖向压力、浸泡溶液及其浓度均对膨润土的膨胀变形有显著影响;无荷状态下,饱和蒸气吸湿与浸水饱和两种方法得到的膨胀变形存在巨大差异;先在氯化钠溶液、再在蒸馏水中浸泡的试样的膨胀变形小于直接在蒸馏水中浸泡的试样的膨胀变形。浸泡液体由氯化钠溶液调整为蒸馏水,试样膨胀;而由蒸馏水换为氯化钠溶液,试样则压缩。在高浓度盐溶液中浸泡的初始干密度低的试样,浸泡液体调整为蒸馏水后,初始可产生压缩变形。加卸载循环中的规律比较独特,既表现出塑性压缩变形,亦存在塑性膨胀变形,用巴塞罗那膨胀土模型对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集中供热系统热动态特性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某热电厂供热系统中各点供热介质温度的测试研究,验证了集中供热系统热动态特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热源供热量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有限,不影响供热质量。  相似文献   
15.
香烟烟雾的发生采取正压式,并通过对进入发生器的气体压力和流量进行控制,使得香烟烟雾发生的速度和浓度均是可控的,可以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CADR)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稠油井在掺稀开采过程中常常出现井筒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堵塞物的四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沥青质,所占质量分数达57%。考察了不同类型化合物对堵塞物的溶解性能,并考察了助剂的复配效果,研制了复合解堵抑堵剂RPDA-02,该剂对堵塞物的饱和溶解量达2.0 g/g,显著优于现场使用的对比剂。考察了RPDA-02的抑堵效果,结果表明,该剂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时间超过60 天。研究了现场工况条件对该剂解堵抑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温度变化对其性能影响很小。开发了掺稀连续加剂工艺,可较好地解决稠油井堵塞问题,并对采出液的后续处理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采用催化氧化法处理难降解的炼油废水,考察了催化氧化反应的反应规律,得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催化氧化法能降低废水的化学耗氧量,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且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沥青质在稳定原油乳状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沥青质分子在甲苯 水界面的吸附聚集行为,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沥青质和水分子间以及沥青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探讨了沥青质稳定乳状液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沥青质分子和水分子间氢键的形成是沥青质能够在油 水界面吸附的主要原因,沥青质分子之间的氢键和π π作用使得沥青质构成超分子结构,此超分子结构将水分子包围在内,阻止了水滴的聚并。此外,模拟研究了一种化学破乳剂的破乳过程,结果发现,破乳剂可以通过沥青质分子的间隙,为后续的破乳过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通过采用基于3dB 电桥和45?固定相移器构成的4?4 的Butler 矩阵对c 波段天线阵进行激励,从而 实现四波束阵列天线覆盖90?空间的目标。在一定区域运动的物体,由于物体的运动使物体与通信目标间的角度发生了 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四波束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划分,通过切换到合适的波束从而实现不间断的通信。本文对Butler 矩阵和阵列天线进行了分析,并对天线阵进行仿真。最后给出多波束阵列天线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设计方法不能反映水闸的上部结构、底板和地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子结构法来模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接触单元模拟底板和地基的相对错动、滑移;Mohr-Coulomb准则定义点的安全系数;剪应变脊线确定深层滑动线的位置,进而根据强度准则求解稳定系数.系统分析了上部结构、底板和地基刚度变化对地基的差异沉降和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相关曲线,提出了利用底板和地基刚度为函数的板土刚度比设计底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