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9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与圆形大有光聚酯纤维对比,研究了分散染料对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如上染速率、影响上染的工艺因素(温度、时间)和染色提升性,分析了三叶形大有光纤维的上染性与表观色深、色度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升温上染速率对染色影响较大,随染色浓度的增加,上染纤维的染料和表观色深呈直线关系,当染料质量分数为4%(om f)时,达到最大上染量和最大表观色深,且上染纤维的染料量与表观色深一致。C IEL*a*b*值的测定表明,三叶形纤维的染色色光与圆形纤维有一定的差异;染色温度和时间对纤维的上染率和表观色深均有较大的影响;130℃下,分散染料对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的移染性比对圆形大有光聚酯纤维的好,选用高温型分散染料对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染色能获得更好的匀染效果。  相似文献   
62.
采用酸析分离、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法处理绢纺脱胶废水.结果表明,先单独采用酸析法,CODCr去除率为35%,丝胶去除率为36%;再经PAC/PAM复配混凝后,CODCr去除率为71%,丝胶去除率为70%;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CODCr和丝胶的总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方法处理效果明显、工艺简单,大幅降低了脱胶废水中的CODCr,可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关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引发-活化-失活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RATRP 体系克服了常规ATRP 体系中低价态过渡金属催化剂容易氧化的问题,AGET ATRP 体系显著降低了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用量,ARGET ATRP体系中残存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仅为(1~50)×10-6, 很多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后处理,使其适合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同时介绍了ATRP在表面接枝上的应用,表面引发ATRP反应能改善材料的表面特性,同时具有接枝链分子量及分布可控和高接枝率的优点,使其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使材料表面图案化、提高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制备梳型的聚合物刷以及在纳米磁铁矿和真丝表面引发的ATRP反应.  相似文献   
64.
丝胶蛋白对涤纶织物整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涤纶织物的丝胶蛋白涂膜整理作了实步探索,发现胺解对丝胶涂膜有利,织物的吸湿性、透气性及酸性染料上染性能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5.
阳离子橘红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N二-乙醇基苯胺、吡啶和乙酸酐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阳离子橘红荧光半菁染料反式-4-[对-(N,N二-乙醇胺)苯乙烯基]-N乙-基吡啶溴化盐(DHEASPB r-C2);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仪,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其丝绸染色时的上染速率曲线、吸附等温线及荧光性能和各项染色牢度,并筛选固色剂进行固色处理。结果表明,DHEASPB r-C2荧光性能良好,固色后染色牢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6.
纳米负离子整理剂的研制及其在汽车内装饰面料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气石粉末制成纳米负离子整理剂,考察了该整理剂的稳定性、耐热性、耐酸碱性、与其他助剂的相容性.采用轧-烘-焙的方法将纳米负离子整理剂整理到织物上,探讨了面料规格、振动次数、洗涤次数对织物释放负离子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纳米负离子整理剂整理的织物能产生浓度较高的空气负离子,经过反复的振动后,产生的负离子浓度还有所增加,经反复洗涤后,负离子浓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7.
研究丝素、纤维素用N-甲基吗啉氧化物(NMMO)水溶液的溶解工艺,并成功地制备了丝素,纤维素混合膜。  相似文献   
68.
针对目前基于多巴胺制备结构色织物的过程耗时及成本高的问题,采取单宁酸替代多巴胺快速实现结构色效果,制备了聚苯乙烯/铁-单宁酸配合物(PS/TA-Fe3+)微球,并通过重力沉积法在棉织物表面构建无规密堆积的非晶胶体阵列。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场发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显微角分辨光谱仪对聚苯乙烯(PS)微球、PS/TA-Fe3+微球和结构色织物进行了表征,探究了适宜的单宁酸和Fe3+用量,表征了结构色织物表面PS/TA-Fe3+微球的排列、结构生色效果及PS/TA-Fe3+涂层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单宁酸用量为10%、单宁酸与Fe3+的量比为10:1时,制备的PS/TA-Fe3+微球粒径均匀、单分散性较好,结构色织物颜色柔和明亮,不具备角度依赖性,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涤和耐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69.
羊毛功能性整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羊毛织物具有独特的外观风格与优良的保暖功能,且具有手感柔软、穿着轻盈舒适等特点,但也有易缩、易被虫蛀等缺点,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必须开发功能性毛纺产品.文章从羊毛的防缩、阻燃、防菌防蛀、远红外、抗紫外线整理等方面,就各整理工艺的特点简单介绍了羊毛功能性整理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70.
丝胶改性的纤维素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丝胶改性纤维素纤维。丝胶在纤维素上的固着用ESEM和FTIR—ATR验证。固着丝胶的样品中丝胶含量用酸性SBB染色的织物的K/S和L值测定。测定处理过的织物的游离甲醛含量、折皱回复角、拉伸强力、电阻、含湿量和杀菌活性。从ESEM和FTIR-ATR的结果可看出:丝胶以膜的形式涂层在纤维素纤维表面。溶液中所含丝胶越多,涂层丝胶的数量越多,染色样品的颜色越深,处理样品中游离甲醛含量越少。样品中丝胶含量对拉伸强力和折皱回复角的影响不大。随着丝胶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电阻率急剧减少,含湿量增加。这表明用丝胶处理后的棉织物穿着舒适,因为它能保持人体皮肤的水分平衡。用丝胶处理过的棉织物甲醛含量低,对肺炎杆菌和葡萄球菌无杀菌活性,因此这种织物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及由织物接触带来的对皮肤生理菌落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